题目内容
14.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 |
B. |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
C. |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
D. |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 |
分析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
B、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恒温恒容时,加入不反应的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增大氢气的浓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是氢气的浓度增大,与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关;
D、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
解答 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的焓变为正值,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
C、恒温恒容时,增大氢气的浓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增大,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同一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2)用电子式表示④元素与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形成过程.该化合物的类型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③⑥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F<Cl<S.
(4)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26.
(5)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ⅣA族
(6)①、②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比较强的是(填结构式).
A. | 把没用完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保存 | |
B. | 配制稀硫酸时,先在量筒内放好水,再缓缓地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 |
C. | 用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 |
D. |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试管底部 |
A. | 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 |
B. | 长期饮用纯水,对身体有益 | |
C. | 这种“神奇液体”加入水中,可以“以水代油”作为发动机的燃料 | |
D. |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
A. | 第四周期 | B. | 第二周期 | C. | 第ⅣA主族 | D. | 第ⅤA主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