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科技知识。下列古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熬胆矾(CuSO4·5H2O)

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凡石灰(CaCO3),

经火焚炼为用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项,意思是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项,CuSO4·5H2O 煎熬泉水的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铜),其原因为: CuSO4+Fe=Cu+FeSO4,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项,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项,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50

20.40

第二次

20.00

3.00

23.00

第三次

20.00

4.00

24.10

①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小数点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氧化还原滴定——取一定量的草酸(H2C2O4)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滴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浅黄

砖红

Ksp

1.77×1010

5.35×1013

1.21×1016

1.12×1012

1.0×1012

ANaClBNaBrCNaCNDNa2CrO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