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g) | (g) | 酸性溶液、浓 | 洗气 |
B | (aq) | (aq) | NaOH溶液 | 过滤 |
C | (g) | HCl(g) | 饱和食盐水、浓 | 洗气 |
D | (s) | (s) | — | 灼烧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SO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具有氧化性的KMnO4溶液氧化为硫酸,而CO2不能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就可以得到纯净的CO2气体,A正确;
B.NH4Cl、Fe3+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B错误;
C.Cl2不能溶于饱和食盐水,而HCl能够溶解,因此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杂,C正确;
D.NH4Cl不稳定,加热分解产生NH3、HCl,二者遇冷,重新化合形成NH4Cl,而NaCl稳定,不分解,因此可通过灼烧的方法除杂,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题目】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性质如下表所示:
A | 2p能级电子半充满 |
B | 与A同周期,且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
C | 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排有电子,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
D | 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2 |
E | 前四周期元素中,E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
F | 基态F+各能级电子全充满 |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
(2)B和C可形成一种同时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
(3)A、B、C、D四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SO2 b.H2O c.NO d.NO
【题目】以Al和不同的铜盐溶液间的反应为实验对象,探索Al与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 向试管中加入2ml溶液 | 实验现象 |
实验Ⅰ:0.5mol/LCuCl2溶液 | 15s:大量气泡且有红色物质析出 60s:反应进一步加快且反应剧烈放热,液体几乎沸腾 120s:铝片反应完,试管中析出大量蓬松的红色物质 | |
实验Ⅱ:0.5mol/LCuSO4溶液 | 15s无明显现象 60s:铝片表面有极少气泡 120s:有少量气泡溢出,铝片边缘有很少红色物质生成 |
(1)对实验Ⅰ进行研究
①实验Ⅰ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60s后反应进一步加快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实验Ⅱ进行研究
①实验Ⅱ反应明显比实验Ⅰ缓慢,说明Al与不同的铜盐溶液反应呈现多样性,其原因可能有:
②假设一:SO42-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③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上述假设,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 向试管中加入2mL溶液 | 实验现象 |
实验Ⅲ:0.5mol/LCuCl2溶液+1g Na2SO4固体 | 加入 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 | |
实验Ⅳ:0.5mol/L CuCl2溶液+5g Na2SO4固体 | 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 | |
实验Ⅴ:0.5mol/LCuSO4溶液+0.02mol NaCl固体 | 未加入 Na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 | |
实验Ⅵ:0.5mol/LCuSO4溶液+_________ NH4Cl固体 | 未加入 NH4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 |
①实验Ⅵ的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实验Ⅰ与实验Ⅲ、Ⅳ做对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中,实验Ⅱ与实验Ⅴ、Ⅵ做对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