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工业上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英、大理石,普通玻璃的成份是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工业上制水泥则以黏土、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分析 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英和大理石;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生产水泥的原料:黏土和石灰石.
解答 解: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比例根据原料比例不同而不同;生产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故答案为:纯碱;石英;大理石;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黏土;石灰石.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和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一道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题目,注意掌握玻璃和水泥的生产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
B. |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
C. |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
D. |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4.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 |
B.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 |
C. | 原子半径:T>Q>R | |
D. | 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
11.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由:H++OH-→H2O+57.3KJ,可知: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热量大于57.5KJ | |
B. | 从C(石墨)→C(金刚石)-119KJ,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 |
C.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 |
D. |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285.8KJ |
1.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 |
B. |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
C. |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 |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C60与金刚石一样属于原子晶体 | |
B. | 干冰气化时破坏了化学键 | |
C. | 因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2O比H2S稳定 | |
D. |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阴离子 |
5.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已知25°C时:
①HClO(aq)+OH-(aq)═ClO-(aq)+H2O(l)△H=-Q1kJ•mol-1
②H+(aq)+OH-(aq)═H2O(l)△H=-57.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HClO(aq)+OH-(aq)═ClO-(aq)+H2O(l)△H=-Q1kJ•mol-1
②H+(aq)+OH-(aq)═H2O(l)△H=-57.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25°C时,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ClO(aq)+(aq)+ClO-(aq)△H=-(57.3+Q1)kJ•mol-1 | |
B. | 将20ml 1mol/L HClO与10ml 1mol/L NaOH混合后的溶液,一定存在:c(H+)+c (Na+)═c (ClO-)+c (OH-) | |
C. | 已知酸性H2SO3>HClO>HSO3-,则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ClO═HSO3-+ClO- | |
D. | 已知酸性CH3COOH>HClO,则等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c(Na+)>c(ClO-)>c(CH3COO-)>c(OH-)>c(H+) |
1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 胶体:组成物质的直径是否在1nm~100nm之间 | |
B. |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 | |
C. | 共价化合物:组成化合物的元素是否全部都是非金属元素 | |
D. | 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四种实验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