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碳酸氢钠溶液跟少量的饱和石灰水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 |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醋酸 OH-+H+═H2O | |
C. |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FeCl3=2Fe2++3Cl- | |
D. | 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a2++2ClO-+H2O+SO2═CaSO3↓+2HClO |
分析 A.石灰水少量,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钙的化学式组成书写,钙离子不足,反应中碳酸根离子过量;
B.醋酸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醋酸不能拆开;
C.氯化铁为可溶性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开;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钙被氧化成硫酸钙沉淀.
解答 解:A.碳酸氢钠溶液跟少量的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故A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H2O+CH3COO-,故B错误;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C错误;
D.亚硫酸钙被次氯酸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2H2O+2SO2═CaSO4↓+SO42-+4H++2C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反应的先后顺序及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难点,选项D为易错点,不要忽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
B. | 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
C. | 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D. |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4.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图: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据如下:
合成正丁醚的步骤:
①将6mL浓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mL水、20mL NaOH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将浓H2SO4滴加到正丁醇中.
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2)加热A前,需先从b(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H2SO4,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2SO4.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d(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b. 117℃c. 135℃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正丁醇,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33.85%.
据如下:
相对分 子质量 | 沸点/ ℃ | 密度 (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74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醚 | 130 | 142.0 | 0.7704 | 几乎不溶 |
①将6mL浓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mL水、20mL NaOH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将浓H2SO4滴加到正丁醇中.
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2)加热A前,需先从b(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H2SO4,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2SO4.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d(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b. 117℃c. 135℃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正丁醇,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33.85%.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表示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 | |
B. |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 |
C. | 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 |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HCO3-+H+═CO2↑+H2O |
2.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0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得结果如下:
(1)达到滴定终点的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无色到浅红色;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48mol/L;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CD.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NaOH起始读数 | NaOH终点读数 | |
第一次 | 0.40mL | 18.50mL |
第二次 | 1.30mL | 18.05mL |
第三次 | 3.10mL | 21.20mL |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48mol/L;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CD.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25℃时,0.1mol/L的 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c(H2C2O4)>c(C2O42-) | |
B. | 25℃时,pH=9、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混合溶液:c(NH4+)+c(H+)>c(NH3•H2O)+c(OH-) | |
C. | NaH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 | |
D. | 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c(SO42-)=c(NH4+)>c(Fe2+)>c(H+)>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