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含杂质的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
(2)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 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量筒、烧杯.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SO2(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
(4)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bc(选填序号).
(a)加入稀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O
(b)加入稀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2O
(c)加入稀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
(d)加入稀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Cu2O.

分析 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2)根据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
(3)金属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单质,如果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据此选择;

解答 解: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故答案为:CuO+2H+=Cu2++H2O;
(2)配制硫酸时,需要烧杯盛放硫酸溶液,需要量筒量取浓硫酸,所以还需要烧杯、量筒,
故答案为:量筒、烧杯;
(3)浓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S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且SO2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SO2要收集处理,
故答案为:SO2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Cu,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如果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否则没有氧化亚铜,其检验方法为: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中存在红色固体,说明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如果出现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也可说明含有Cu2O,Cu2O、CuO都能溶于硫酸产生蓝色溶液,也都溶于硝酸,故选bc.

点评 本题以铜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涉及物质的检验、仪器的选取、物质间的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原理是解本题关键,要从整体上分析工艺流程,知道每一步发生的反应、物质分离的方法等,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已学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分析并填空: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完成
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实验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夹持装置已略去).A、B、C三个胶头滴管分别是氯酸钾溶液、NaBr溶液、淀粉KI溶液.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SiO32-+CO2+H2O═H2SiO3↓+CO32-
(2)乙同学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挤压胶体滴管A,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
②挤压体滴管B,使稍过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充分反应.写出该操作中主要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③再挤压体滴管C,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可观察到溶液由橙黄色变为蓝色;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Ⅱ.
实验目的 
探究温度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实验   
实验结论结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FeCl3在实验中的作用为:催化剂
 
反应方程式 
2H2O2$\frac{\underline{\;FeCl_{3}\;}}{\;}$2H2O+O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