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使0.15mol MnO2与过量的12mol·L-1的浓盐酸反应,使5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他条件相同)
A.一样多 | B.前者较后者多 | C.后者较前者多 | D.无法比较 |
B
解析试题分析: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浓盐酸过量,产生的氯气按照MnO2来计算。n(Cl2)=n(MnO2)= 0.15mol;若足量MnO2,发生应该以参加反应的HCl为标准。n(HCl)=0.05L×12mol/L=0.6mol。若HCl完全反应,放出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HCl的1/4,即是0.15mol.但是只有浓盐酸才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变稀,这时反应不再进行,因此放出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故前者较后者多。选项为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发生与物质的量及浓度的关系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Na2O2能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
B.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C.K2FeO4具有强还原性且被氧化生成Fe3+,可用于水的消毒和净水 |
D.液氨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
B.工业上常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能产生白色沉淀,都属于“盐析” |
D.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下列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消耗等物质的量的酸,产生气体最多的是
A.木炭与浓硝酸 | B.铜与稀硝酸 | C.锌与稀硫酸 | D.木炭与浓硫酸 |
设法把NO2和O2按4:1体积比充满一干燥的真空烧瓶中,然后把烧瓶置于水中,瓶内液面会逐渐上升,则最终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①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定 ②烧瓶中溶液不向外扩散)
A.1/14mol /L | B.1/22.4mol/L | C.1/28mol/L | D.1/42mol/L |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氧化性:Cl2 > Fe3+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 |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