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氧化性:Al3+Fe2+Cu2+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电解质为硫酸,活泼金属作负极,由现象可知金属性AlFeCu,即还原性AlFeCu,则氧化性Al3+Fe2+Cu2+,故A错误;

B.氯气可分别氧化NaBrKI,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则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能够说明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C正确;

D.盐酸为无氧酸,且盐酸挥发,盐酸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硼酸三丁酯的结构简式为B(OCH2CH2CH2CH3)3,常温常压下为略带香味的油状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含硼有机物,主要用作有机溶剂、脱水剂和催化剂,其一种实验室制备的原理为H3BO3+3CH3CH2CH2CH2OHB(OCH2CH2CH2CH3)+3H2O,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及微波加热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向微波专用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力搅拌子,并加入6.2 g硼酸(H3BO3)47.4 mL正丁醇(CH3CH2CH2CH2OH)以及1.0 g NaHSO4H2O

.微波加热:60℃下2 min80℃下2 min90℃下5 min100℃下2 min118℃下2 min;回流分水;

.待反应结束后,蒸馏得产品20.2 g

已知:正丁醇的密度为0.81 g.c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水器使用前需检查 ___,分水器的作用是 ___(任写一条)

(2)图中仪器X的名称为 ___,其进水口应为____(“a”“b”)口。

(3)为了提高转化率,常用带水剂把生成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分别以下列四种物质作为制备硼酸三丁酯的带水剂,结果如表所示,该实验选择正丁醇作带水剂,优点是____

带水剂种类

甲苯

环己烷

正丁醇

产率/%

78.2

83.4

80.4

80.5

(4)步骤II中需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加热,并控制好时间,加热方式采用微波加热的优点是 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随着微波加热时间延长,硼酸三丁酯的产率增加,但当加热时间超过13 min后,产率增加幅度明显减小,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

(5)蒸馏装置中仪器的选择和安装均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6)本实验中硼酸三丁酯的产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