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B. 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 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答案】A

【解析】QXYZ为短周期元素及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位于第二周期,QZ位于第三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x-1+x+x+1+x+2=22,解得x=5,可知XNYOQSiZCl,以此来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XNYOQSiZCl,则

ASi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具有半导体的性质,且Si为+4价,Cl为-1价时QZ可形成化合物SiCl4A正确;

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B错误;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若为硝酸铵,含离子键、共价键,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Y的原子半径比X的小,D错误;

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 ℃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 ℃蒸发结晶;② 趁热过滤;③________________;④ 低于60 ℃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2I+S4O)。

(4)配制待测液时,除用到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5)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