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已知氧化性:Cl2>Br2>Fe3+;还原性:Fe2+>Br->Cl-.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至过量,因Cl2的量不同溶液中的反应情况不同,其中错误的是( )A. | 2Fe2++Cl2═2Fe3++2Cl- | |
B. | 2Br-+Cl2═Br2+2Cl- | |
C. | 2Fe2++2Br-+2Cl2═2Fe3++Br2+4Cl- | |
D. | 2Fe2++4Br-+3Cl2═2Fe3++2Br2+6Cl- |
分析 已知氧化性:Cl2>Br2>Fe3+;还原性:Fe2+>Br->Cl-,氧化性强的离子可以置换出氧化性弱的离子,还原性强的离子可以反应得到还原性弱的离子,氧化剂先是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据此回答判断.
解答 解:离子的还原性:Fe2+>Br-,所以氧化剂先是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
A、氯气先是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得到氧化性是Cl2>Fe3+符合题意,故A能发生,故A不选;
B、离子的还原性:Fe2+>Br-,所以氧化剂先是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故B选;
C、离子的还原性:Fe2+>Br-,所以氧化剂先是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是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只有部分被氧化的情况,故C不选;
D、离子的还原性:Fe2+>Br-,所以氧化剂先是氧化亚铁离子,然后是溴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是亚铁离子、溴离子全部被氧化的情况,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强弱率的应用知识,注意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乙醛(乙醇):缓慢通过装有CuO的硬质玻璃管,加热 | |
B. | 乙烷(乙烯):通过装有溴水的洗气瓶 | |
C. | 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 |
D. | CO2(SO2):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
17.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 | v (A)=0.5 mol/(L•s) | B. | v (B)=0.3 mol/(L•s) | C. | v (C)=0.8 mol/(L•s) | D. | v (D)=1.0 mol/(L•s) |
14.硒(Se)是硫的同族元素,有关SeO2两个化学反应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A. | 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 |
B. | 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4(浓)>SeO2>I2 | |
C. | 常温常压下,Se是固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eO4 | |
D. | 反应①中每有0.6 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 |
1.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 |
B. | 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Cl-,加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 |
C.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
D. |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消失,证明一定含有SO42- |
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等质量的铝粉,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4,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 5.4 g | B. | 3.6g | C. | 2.7 g | D. | 1.8 g |
15.对于淀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淀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 | 遇I-能变蓝色 | ||
C. | 淀粉不溶于冷水 | D. | 淀粉在人体内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12.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 H2O | B. | HCl | C. | MgCl2 | D. | 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