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1)光气(COCl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原料,下列分子的构型与COCl2分子构型相同的是B(填序号,下同),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D.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NH3 D.CO2
甲醇(CH4O)与甲醛(C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通常情况下甲醇呈液态而甲醛呈气态,原因是甲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熔沸点升高.
(2)Fe、Al、Cu三种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Fe(填元素符号).
(3)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1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4)已知NaCl、MgO的晶体类型相同,但MgO的熔点远远高于NaCl的熔点,原因是MgO中离子半径比NaCl的更小,所带电荷更多,晶格能更大,则熔沸点更高.
分析 (1)COCl2的结构为,中心原子C上含有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熔沸点较高;
(2)根据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分析;
(3)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离子中含有一个三键,则含有2个π键;
(4)根据离子半径和电荷分析,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其熔点越高.
解答 解:(1)COCl2的结构为,中心原子C上含有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属于sp2杂化,其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甲醇四面体结构和氨气为三角锥结构,甲醛为平衡三角形,二氧化碳为直线型,则甲醛的空间构型与COCl2相同;
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甲醇、甲醛、氨气属于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属于非极性分子;
甲醛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甲醇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熔沸点较高,则甲醇的熔沸点比甲醛高,所以通常情况下甲醇呈液态而甲醛呈气态;
故答案为:B;D;甲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熔沸点升高;
(2)Fe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含有4个未成对电子,Al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1,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u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所以Fe的未成对电子最多;
故答案为:Fe;
(3)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离子中含有一个三键,则含有2个π键,所以1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4)离子晶体中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其熔点越高,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MgO中离子半径比NaCl的小,即离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NaCl,所以MgO晶体熔点高于NaCl晶体;
故答案为:MgO中离子半径比NaCl的更小,所带电荷更多,晶格能更大,则熔沸点更高.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的极性、氢键、电子排布、等电子体、熔点比较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材料,基态钛原子外围电子构型为3d24s2;在Ti(BH4)2中钛元素化合价为+2,与Ti(BH4)2中的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CH4.(写一种即可)
(2)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为7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N.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表:
晶体 | NaCl | KCl | CaO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401 |
(4)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钛的两种颜色的配合物,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并充分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测定沉淀质量并比较,发现原绿色物质得到的沉淀质量由原来紫色物质得到沉淀质量的$\frac{2}{3}$.则原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
(5)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和氯化钠晶胞相似,如图2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氧化钛的密度为$\frac{62×4}{(2a×1{0}^{-10})^{3}{N}_{A}}$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12个.
A. | 反应①中还原产物只有SO2 | |
B. | 反应②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
C. | 将1 molCu2S冶炼成 2mol Cu,需要O21mol | |
D. | 若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
A. | M可以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 | |
B. | l mol M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 |
C. | M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 |
D. | l molM最多可以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A. | 由图中信息可知 HA为强酸,N点为恰好中和 | |
B. | 常温下一定浓度的 MA稀溶液的pH<7 | |
C. | 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M+)>c(OH-)>c(A-)>c(H+) | |
D. | K点对应的溶液中,溶液的pH>13,c(HA)+c(A-)=0.25mol•L-1 |
实验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30 | 44 | 40 |
(1)由实验可推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产物的总能量(填“<““>““一“).
(2)实验4和5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3)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l、3、4、6、8及2、5(填实验序号);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反应温度,其实验序号是6和7或8和9.
A. | 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 | |
B. | 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 |
C. | 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 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强 | |
D. | 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