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
B.该原子的质量数等于m-n |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m+n |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m+n |
D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若为则中子质量小于质子质量,若为
则中子质量大于质子质量;B选项,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故该原子的质量数约等于m+n;C选项,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m+n;D选项,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m+n,正确。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现有和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等 |
B.X元素的质量数为A |
C.![]() |
D.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
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 |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 W |
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
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焰色黄色。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法获得Y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发生反应 |
B.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常见化合物 |
C.Y和Z所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既有气体有有沉淀生成 |
D.X和W之间可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常见化合物 |
同周期的三种非金属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Y<Z,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非金属性:X>Y>Z |
B.X、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 |
C.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递减 |
D.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F、HCI、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B.P、S、CI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C.IA族的金属单质与水反应比同周期IIA族的金属单质剧烈 |
D.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
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310 | B.3d10 | C.3s23p63d2 | D.3s23p64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