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N+He―→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
D
解析试题分析:A、氧原子有8个质子,故错误;B、质子数和质量数相等,故不含有中子,B错误;C、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He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性质稳定,氮气有氮氮三键,键能大,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同位素的判断、质子数的判断、中子数的计算、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的关系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X﹥Y,则沸点:X﹥Y |
B.若X、Y属于同主族元素,且相对原子质量:X﹥Y,则X的失电子能力比Y强 |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D.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H35Cl、H37Cl属于同素异形体 |
B.16O与18O的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却相同 |
C.稳定性:CH4>SiH4;还原性:HCl>H2S |
D.K+、Ca2+、Mg2+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 |
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 ( )
A.牛顿 | B.道尔顿 | C.阿伏加德罗 | D.门捷列夫 |
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的颜色和熔沸点 |
B.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C.1mo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
D.金属元素的单质和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 |
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铜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S2- 核外电子排布式:[Ne] 2s23p6 |
C.O原子处于基态的轨道表示式: |
D.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Mg:+→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电解YW饱和溶液冶炼金属Y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 X |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X—) |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溶解金属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