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研究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电子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数有关。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
C.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两粒子最外层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题干信息“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的数目有关”,Ar和S的核电核数不同,则相同能级的电子能量不同,电子离核的距离不同,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以此解答该题。
A、虽然电子数相同,但是核电荷数不同,所以能量不同,故A错误;
B、同是3p能级,氩原子中的核电荷数较大,对电子的引力大,所以电子离核较近,故B错误;
C、电子的能量不同,则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故C正确;
D、硫离子是得到电子之后变成这种结构,有较强的失电子能力,所以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二者性质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为解决“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CO2的捕获与资源化处理方案,利用CH4捕获CO2并转化为CO和H2混合燃料的研究成果已经“浮出水面”。
已知:①CH4(g)十H2O(g)=CO(g)+3H2(g) △H1=+206.4kJ/mol
②CO(g)+H2O(g)=CO2(g)+H2(g) △H2=-41.2kJ/mol
T1℃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和1molCO2,并测得该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CO2/mol | 1 | 0.7 | 0.6 | 0.54 | 0.5 | 0.5 | 0.5 |
H2/mol | 0 | 0.6 | 0.8 | 0.92 | 1 | 1 | 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成果的热化学方程式③CH4(g)+CO2(g)=2CO(g)+2H2(g) △H=__。
(2)30s时CH4的转化率为__,20~40s,v(H2)=__。
(3)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5,则T2__T1(填“>”“=”或“<”。)
(4)T1℃时反应③达到平衡的标志为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B.体系压强恒定
C.CO和H2的体积分数相等且保持不变
D.2v(CO)逆=v(CH4)正
(5)上述反应③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70s时再加入2molCH4和1molCO2,此刻平衡的移动方向为__(填“不移动”“正向
(6)由图可知反应在t1、t2、t3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t2、t4、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若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了反应物浓度,请补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___。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
(2)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 |||
甲 | 5.7 | 47.4 | 71.8 |
乙 | 7.7 | 15.1 | 80.3 |
丙 | 13.0 | 23.9 | 40.0 |
丁 | 15.7 | 27.6 | 40.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有价
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3)、均为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
电离能/()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锰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请写出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
(4)卤族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5)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和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