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下列变化或应用中,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 | 臭氧转变为氧气 | |
B. | 工业生产中氯化钠晶体的熔化、冷却 | |
C. | 夏天马路洒水降温 | |
D. | 日本大地震中用次氯酸溶液进行环境消毒 |
分析 A.臭氧转变为氧气,化学键断裂;
B.氯化钠晶体的熔化,离子键断裂;
C.液态水吸热蒸发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D.次氯酸用于杀菌消毒破坏化学键;
解答 解: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晶体中,一般来说,分子晶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
A.臭氧转变为氧气,形成新物质,破坏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A错误;
B.工业生产中氯化钠晶体的熔化、冷却,破坏的是离子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
C.水属于分子晶体,液态水吸热蒸发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C正确;
D.次氯酸中+1价的氯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杀菌消毒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价氯,破坏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的结构与微粒间的作用力,注意把握晶体类型的判断以及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 | 含有氢离子的溶液 | B. | 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 ||
C. | pH<7的溶液 | D. | c(H+)>c(OH-)的溶液 |
5.试写出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H2O2$\frac{\underline{\;MnO_2\;}}{\;}$H2O+O2↑;2Na2O2+2H2O=4NaOH+O2↑.
Ⅱ.实验室中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可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甲同学的猜想,理由是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记录如下,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
Ⅱ.实验室中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可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甲同学的猜想,理由是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记录如下,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向盛有5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 HCl,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无明显现象 | 起催化作用的 不是Cl- |
向盛有5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Fe2(SO4)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起催化作用的 是Fe3+ |
2.将amLNO、bmLNO2和cmLO2混合于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a:b:c不可能是( )
A. | 1:1:1 | B. | 2:1:1 | C. | 3:7:4 | D. | 1:5:2 |
9.下列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10℃时20mL、3mol•L-1的X溶液 | B. | 20℃时30mL、2mol•L-1的X溶液 | ||
C. | 10℃时40mL、2mol•L-1的X溶液 | D. | 20℃时10mL、4mol•L-1的X溶液 |
19.表中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②(填写编号);与H2最容易化合的非金属单质是氟气(写物质名称).
(2)写出元素⑤的氢化物结构式;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元素③和⑧形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请画出它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比较R的阴离子与②的阳离子半径大小(写离子符号)S2->K+
(4)写出上述⑥、⑦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一种物质的分子式PCl3.
(5)写出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跟⑦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Al(OH)3=Al3++3H2O;OH-+Al(OH)3=AlO2-+2H2O.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 (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②(填写编号);与H2最容易化合的非金属单质是氟气(写物质名称).
(2)写出元素⑤的氢化物结构式;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元素③和⑧形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请画出它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比较R的阴离子与②的阳离子半径大小(写离子符号)S2->K+
(4)写出上述⑥、⑦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一种物质的分子式PCl3.
(5)写出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跟⑦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Al(OH)3=Al3++3H2O;OH-+Al(OH)3=AlO2-+2H2O.
6.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frac{{c(O{H^-})}}{{c({H^+})}}$=1×1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水稀释,溶液的c(OH-)增大 | |
B. | 此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8 | |
C. |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0-10mol•L-1 | |
D. | 与0.05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A-)>c(Na+)>c(OH-)>c(H+) |
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 | B. | 氯化钠和氯化氢 | ||
C. | 氢氧化钾和氯化钾 | D. | 二氧化硫和水 |
4.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时,必须要求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的内管一段距离后松手,若内管能回到开始位置,证明气密性好,若不能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2)按照上述装置图组装3套相同的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将注射器推至0刻度处,然后在三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相同形状的锌粒2g,最后通过分液漏斗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mol/L,2mol/L和4mol/L的稀硫酸40mL.
请填写下列表中空白:
请选择一组合适的数据填写在第②组实验中的a,b处B
A.12和0.83 B.6和1.67
C.1和10 D.6和3.67
(3)如果将锥形瓶用热水浴加热,则收集10mL氢气的时间将减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时,必须要求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的内管一段距离后松手,若内管能回到开始位置,证明气密性好,若不能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2)按照上述装置图组装3套相同的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将注射器推至0刻度处,然后在三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相同形状的锌粒2g,最后通过分液漏斗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mol/L,2mol/L和4mol/L的稀硫酸40mL.
请填写下列表中空白:
序号 | 加入的稀硫酸浓度 | 反应时间/min | 收集的气体/mL | 反应速率/mL•min-1 |
① | 1mol/L | 11 | 10 | 0.91 |
② | 2mol/L | a | 10 | b |
③ | 4mol/L | 2 | 10 | 5.0 |
A.12和0.83 B.6和1.67
C.1和10 D.6和3.67
(3)如果将锥形瓶用热水浴加热,则收集10mL氢气的时间将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