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 )
A.Cl2+H2O=HCl+HClOB.2Na2O2+2H2O=4NaOH+O2↑
C.H2O+CaO=Ca(OH)2D.2Na+2H2O=2NaOH+H2↑
【答案】D
【解析】
A. 反应Cl2+H2O=HCl+HClO中,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变,故A错误;
B. 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变,故B错误;
C. H2O+Ca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 2Na+2H2O=2NaOH+H2↑反应中只有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说明是水只作氧化剂,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8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
B.Ⅳ比Ⅲ安全 |
C.Ⅳ比Ⅲ操作简便 |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题目】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0%。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
(1)在钠碱循环法中, 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液吸收的过程中,pH随变化关系如下表:
91:9 | 1:1 | 9:91 | |
pH | 8.2 | 7.2 | 6.2 |
①上表判断溶液显_____________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
a.
b.
c.
(3)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 △H。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成“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800℃时,向恒容密用容器中加入混合物,起始浓度分别为c(CO)=0.01mol/L、c(H2O)=0.03mol/L、c(CO2)=0.1mol/L、c(H2)=0.05mol/L,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____(填“>”"<"或"=")生成速率。
(4)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g)和4molH2(g)发生上述反应,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2(g)的转化率是75%。
①v(H2O)=_____mol/(L·min)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5)可逆反应: CO2(g)+H2(g)CO(g)+H2O(g)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t2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
(6)生产水煤气的过程如下:
①C(s)+CO2(g)2CO(g) △H1
②C(s)+H2O(g)CO(g)+H2(g) △H2
反应CO2(g)+H2(g)CO(g)+H2O(g) △H=_______(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生成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褪色 | 有乙烯生成 |
B | 向试管中的浓硫酸加入铜片,盖好胶塞,导管通气入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 | 铜片未打磨 |
C | 除去CuSO4溶液中Fe2+:先加足量H2O2,再加Cu(OH)2调溶液pH=4 | Ksp[Cu(OH)2]>Ksp[Fe(OH)2] |
D | 将有色纸条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无明显现象 | 氯气漂白不是Cl2分子直接作用的结果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