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当再加入硝酸钠时,有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SO
B.S
2
-
C.CO
D.SO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BD
先加盐酸后又加入NaNO
3
,相当于分步加了HNO
3
,它可将SO
氧化为SO
,与Ba
2+
形成沉淀,HNO
3
也可将S
2
-
氧化为S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名校课堂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
、CO、H
2
、H
2
O(g)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
4
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H
2
O,一定含有H
2
和CO
2
B.①②③④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③中的反应为:CO
2
+3H
2
O+2CuSO
4
="===" Cu
2
(OH)
2
CO
3
+2H
2
SO
4
D.由①④说明,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
2
生成
设计实验证明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学生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①用酸碱指示剂监测,②用pH试纸监测,③利用导电实验测定离子浓度的变化,④将盐酸和碱液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后品尝味道。请对上述创意作出评判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想法①中,如果是将NaOH溶液滴入盐酸中,可以在盐酸中先加几滴____(填一种酸碱指示剂的名称),再不断滴入NaOH溶液,颜色由__
_ 变___
__。
⑵在想法②中,写出测定pH的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_。
⑶在想法③中,如用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进行实验,简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说明是如何判断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⑷对第④中设计,提出你的看法?
⑸你能否提出其它一些有创意的想法。
(17分)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
Z+W
(1)Y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
2
O
4
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
1
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
1
继续升高到T
2
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
2
,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
1
-T
2
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在T
2
-T
3
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__。
取A、B、C三种物质各16 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 g A、27 g 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摩尔质量数值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A+B="===C+D "
B.A+2B====C+2D
C.A+B="===2C+D "
D.A+B====C+2D
25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3H
2
(g)
2NH
3
(g) Δ
H
=-92.4 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
υ
(正)减小,
υ
(逆)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催化剂既能提高N
2
的转化率,又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D.在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N
2
和3 mol H
2
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为了测定某烷烃样品(丁烷,并含少量丙烷等气态烃)的平均式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
m
1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烷烃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
m
2
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
m
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
t
(K),压强
p
(kPa),水的密度
ρ
水
(g·L
-1
),空气的平均式量29.0、密度
ρ
空气
(g·L
-1
)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什么?
(2)步骤②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3)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
(4)本实验中收集气体样品的操作,可选用的方法是(填图中标号)
。
图3—2
(5)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
m
空气
)是
(列出算式)。
(6)瓶中样品的质量(
m
样品
)是
(列出算式)。
(7)由实验测得烷烃的平均式量是
(列出算式)。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
)
2
SO
4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6HCHO=3H
+
+6H
2
O+(CH
2
)
6
N
4
H
+
[滴定时,1 mol(CH
2
)
6
N
4
H
+
与 l mol H
+
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
-1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如题9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