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各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③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分析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
②根据胶体的性质判断,加入稀硫酸产生聚沉现象,H2SO4与Fe(OH)3反应,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
③生成硫酸钡沉淀;
④石灰水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入C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的Ca(HCO3)2;
⑤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解答 解:①中有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2O,故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会出现先凝聚生成Fe(OH)3沉淀,H2SO4过量,Fe(OH)3与H2SO4反应而溶解;
③二氧化硫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
④向石灰水中通CO2,反应有:Ca(OH)2+CO2=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
所以不溶解的是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胶体等,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性质,注意胶体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迅速补充营养 | |
B. | 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
C. |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SO2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 |
D. |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
14.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所处的周期序数是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1)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常用于冶炼T单质的原理是2Al2O3$\frac{\underline{\;通电\;}}{\;}$4Al+3O2↑.
(2)元素的非金属性:Q弱于W(填“强于”或“弱于”),简述其原因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碳酸是弱酸而硫酸是强酸.
(3)元素X与T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请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2H2O.
Q | R | ||
T | W |
(2)元素的非金属性:Q弱于W(填“强于”或“弱于”),简述其原因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碳酸是弱酸而硫酸是强酸.
(3)元素X与T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请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2H2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 |
B. | 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 |
C. | 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
D. |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_{8}^{16}$O、${\;}_{8}^{17}$O、${\;}_{8}^{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 |
B. | O2和O3互为同位素 | |
C. | CH3-CH2-CH2-CH3与互为同系物 | |
D. |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
6.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分子中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种类有( )
A. | 5种 | B. | 6种 | C. | 7种 | D. | 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