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 |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Si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 |
B. | 比较H2O和H2S还原性强弱,判断O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 |
C. |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 |
D. | 铁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上有紫红色物质生成,判断Fe和Cu的金属性强弱 |
分析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B.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C.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能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D.金属性强的单质能置换金属性弱的.
解答 解:A.SO2通入硅酸钠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可知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但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所以通过比较H2O和H2S还原性强弱,可以判断O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正确;
C.钠与冷水比镁与冷水反应剧烈,因此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故C正确;
D.金属性强的单质能置换金属性弱的,铁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上有紫红色物质生成,说明Fe的金属性强于Cu的金属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角度,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归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反应断键位置说明错误的是( )
A. |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断键② | |
B. | 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断键① | |
C. |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键②⑤ | |
D. | 乙醇在Cu催化作用下与O2反应时断键①③ |
20.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1×10-14 (填“>”、“<”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水的电离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1000:1.
(3)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9:11.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42-)>c(H+)>c(OH-).
(4)常温下,设某pH值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0-amol/L,设相同pH值的硫酸铝中水电离出的c(H+)=1.0×10-b mol/L,(a、b都是小于14的正数),那么a、b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a+b=14.
温度/℃ | 25 | T1 | T2 |
水的离子积常数 | 1×10-14 | a | 1×10-12 |
(1)若25<T1<T2,则a>1×10-14 (填“>”、“<”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水的电离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1000:1.
(3)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9:11.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42-)>c(H+)>c(OH-).
(4)常温下,设某pH值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0-amol/L,设相同pH值的硫酸铝中水电离出的c(H+)=1.0×10-b mol/L,(a、b都是小于14的正数),那么a、b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a+b=14.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定目的是( )
A. | 将SO2通入石蕊试液中证明SO2有漂白性 | |
B. | 用绿豆大小的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说明钠、钾金属性的强弱 | |
C.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检验是否含SO42- | |
D. | 用干燥的pH试纸可测得新制氯水的pH=2 |
4.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分别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得纯碱),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A. | KHCO3溶解度较大 | B. | KHCO3溶解度较小 | C. | K2CO3溶解度较大 | D. | K2CO3溶解度较小 |
1.有机物大多易挥发,因此许多有机物保存时为避免挥发损失,可加一层水即“水封”,下列有机物可以用“水封法”保存的是( )
A. | 己烷 | B. | CHCl3 | C. | 苯酚 | D. | 酒精 |
2.下列关于蒸发皿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直接加热蒸发皿底部 | |
B. | 蒸发液体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动蒸发皿里的液体直到把液体完全蒸干 | |
C. | 将热的蒸发皿用手拿离火焰,放在实验台上 | |
D. | 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冰水中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