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

B.该实验说明氨气可电离产生OH

C.该实验说明氨气易溶于水

D.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B

【解析】

喷泉实验原理:按压胶头滴管,水被挤出,NH3溶于水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中继续溶解气体,直至压强和大气压相平。

A、烧杯的酚酞溶液进入烧瓶后,会继续溶解氨气,溶液变为碱性,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A正确;

BNH3不会发生电离,NH3溶于水后形成NH3·H2ONH3·H2O可电离出OH-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使得烧瓶中的减小较快,烧杯中的溶液上升速度也就快,形成喷泉,C正确;

D、氨气溶于水之后,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中,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H2O2的氧化性_________Br2(填“强于”“弱于”)。

(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C之间增加盛放________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

(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________C(填“强于”“弱于”“等于”)。

(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