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
(2)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1)___________。
(3)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4)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_____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②近似认为0.55mol·L-1NaOH溶液和0.25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环形玻璃棒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 C 3.4℃
【解析】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棒
(2)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3)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不能分几次倒入,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4)①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
②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棒。答案:环形玻璃棒;
(2)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1,答案: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
(3)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不能分几次倒入,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答案选C;
(4)①先4次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第2组数据无效,温度差平均值3.4℃;
②50mL0.25mol/L硫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的实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1.0 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鼓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SO2与Fe3+反应;
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观点1正确,除产生沉淀外,还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认为,如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也可验证观点2是否正确。此时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_____。
A.1 mol/L稀硝酸 |
B.1.5 mol/L Fe(NO3)2溶液 |
C.6.0 mol/L NaNO3溶液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
D.3.0 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