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1)试管A中的液体由以下试剂混合而成:①2mL乙醇;②3mL浓硫酸;③2mL 乙酸.一般况下,这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①(填序号,下同),再加入②,最后加入③.
(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还应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
(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结束后,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伸入液面下方的目的是防止倒吸.
(4)试管 A中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18OH+CH3COOH $?_{△}^{浓硫酸}$ CH3CO18OC2H5+H2O.
(5)该实验中用30gCH3COOH与46gC2H5OH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60%.
分析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在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冷却后再添加,以防发生危险;
(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溶解乙醇,碳酸钠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反应结束后,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分液,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4)试管 A中CH3COOH与C2H518OH反应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5)先判断两种反应物谁过量,按不足量来计算.
解答 解:(1)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①;②;
(2)若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
故答案为: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
(3)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而被吸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将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比水轻,可以分液的方法分离,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挥发出的乙酸、乙醇易溶于水,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会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防止倒吸;
(4)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分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18OH+CH3COOH $?_{△}^{浓硫酸}$ CH3CO18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H218OH+CH3COOH $?_{△}^{浓硫酸}$ CH3CO18OC2H5+H2O;
(5)3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frac{30g}{60g/mol}$═0.5mol,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frac{46g}{46g/mol}$═1mol,
根据方程式:CH3CH218OH+CH3COOH $?_{△}^{浓硫酸}$ CH3CO18OC2H5+H2O
应按乙酸完全反应来计算理论产生乙酸乙酯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88g/mol=44g,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
实际产量为$\frac{26.4g}{44g}$×10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解答时须注意试剂添加顺序、酯化反应的原理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 | 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 |
B. | 将氯水加到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 |
C. | 除了I2外,其它卤素单质都能将Fe氧化到+3价 | |
D. | F2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
①HC1比H2S稳定
②S2-还原性比C1-强
③C1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④HC1的溶解度比 H2S大
⑤相同条件下C1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生成FeS
⑥HC1的酸性比H2S强.
A. | 2项 | B. | 3项 | C. | 4项 | D. | 5项 |
A. | 食盐和蔗糖熔化 | B. | 氢氧化钠和硫熔化 | ||
C. | 碘和干冰升华 | D. | 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
A. |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 |
B. |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 |
C.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D. |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亚硝酸酸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