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Fe+2H+═Fe2++H2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
2H++2e-=H2
2H++2e-=H2
;负极反应式:
Fe=Fe2++2e-
Fe=Fe2++2e-

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
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
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Fe+Cu2+═Cu+Fe2+
Fe+Cu2+═Cu+Fe2+
分析:Ⅰ:根据铁与酸的反应分析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Ⅱ: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因铁比铜活泼,负极为铁,正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为酸或铜盐溶液;
Ⅲ:根据铁、铜之间的置换反应设计.
解答:解:方案Ⅰ: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Fe+2H+═Fe2++H2↑;
方案Ⅱ: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因铁比铜活泼,负极为铁,正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为酸或铜盐溶液,可设计装置图为,负极铁被氧化生成Fe2+,正极H+被还原生成H2,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反应为
Fe=Fe2++2e-
故答案为:;2H++2e-=H2↑;Fe=Fe2++2e-
方案Ⅲ:根据铁和铜的置换反应设计,设计方法如下: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反应原理为铁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故答案为: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Fe+Cu2+═Cu+Fe2+
点评:本题以原电池工作原理为载体判断金属的活泼性,注意在原电池中不能仅仅根据电极的正负极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如: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的金属性大于铝,但镁作正极,铝作负极,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琼海一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应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
稀硫酸
稀硫酸
(填“盐酸”或“稀硫酸盐”).D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
C
C
装置(用字母表示)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
玻璃棒

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③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5.8%
55.8%
(保留一位小数).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C2O4=HC2O4-+CO2↑+H2O
HCO3-+H2C2O4=HC2O4-+CO2↑+H2O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
还原性
还原性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MnO4-+
5
5
 H2C2O4+
6
6
 H+=
2
2
 Mn2++
10
10
 CO2↑+
8
8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  
.
 
H2O+CO↑+CO2
H2C2O4
  △  
.
 
H2O+CO↑+CO2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HC2O4->H+>C2O42->OH-
Na+>HC2O4->H+>C2O42->OH-
(用离子符号表示).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己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
硫酸
硫酸
(“盐酸”或“硫酸”).
D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
C
C
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
玻璃棒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③已知称得样品21.2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0%
5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