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 |
B. | Fe(OH)3沉淀被氢碘酸溶解:Fe(OH)3+3H+═Fe3++3H2O | |
C. | 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 |
D. |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
分析 A.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氢离子能力弱于苯酚;
B.I-被Fe3+氧化,生成碘单质,自身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C.NaOH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H2O、碳酸氢钠;
D.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 解:A.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6OH+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故A正确;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碘、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OH)3+6H++2I-=2Fe2++I2+6H2O,故B错误;
C.NaOH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H2O、碳酸氢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C错误;
D.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e-+Cl-=CuCl,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总反应为2Cu+2H++2Cl-=2CuCl↓+H2↑,生成白色CuCl沉淀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化学式、离子符号、电荷守恒以及是否符合反应实际的角度分析,注意明确题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原子 | |
B. |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
C.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
D. | 侯氏制碱法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先后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制得碳酸氢钠固体,再在高温下灼烧,转化为碳酸钠固体 |
10.化学物质丰富多彩,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 食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 B. | 单质硅可用作光缆 | ||
C. | 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 D. | 纯碱可除去灶具上的油污 |
7.天然气水合物,也称“可燃冰”(主要组成为CH4•nH2O),在我国南海地区预计有680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属于纯净物 | |
B. | “可燃冰”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 |
C. | “可燃冰”开采不当,CH4释放到空气中对环境没有影响 | |
D. | “可燃冰”作为能源不会产生污染物CO和温室气体CO2 |
14.下列操作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解释 |
A | 在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 氯水中HC1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B |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
C | 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AlO2- |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碳酸溶液 |
D |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需加入少了稀盐酸和铁钉 | 防止Fe2+水解以及被O2氧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1L 0.1 mol﹒L-1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0.2NA个Fe3+ | |
B. | 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 | |
C. | 用碱性锌锰干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消耗MnO2 8.7g时,可制得标况下氯气2.24L (不考虑氯气的溶解;电池工作时MnO2转化为MnOOH) | |
D. | 常温下CH3COONH4的pH=7,则0.5 mol﹒L-1的CH3COONH4溶液中,NH4+浓度为0.5 mol•L-1 |
11.下列由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一块铝片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短期内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 铝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
B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C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Na2O2没有变质 |
D | 将石蜡油、碎瓷片放入硬质试管中加强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在炽热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发生了裂化、裂解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8.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 分子式为C10H18O | B. |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
C. |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 | 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
19.已知:C(s)+O2(g)=CO2(g)△H1
CO2(g)+C(s)=2CO(g)△H2
2CO(g)+O2(g)=2CO2(g)△H3
4Fe(s)+3O2(g)=2Fe2O3(s)△H4
3CO(g)+Fe2O3(s)=3CO2(g)+2Fe(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CO2(g)+C(s)=2CO(g)△H2
2CO(g)+O2(g)=2CO2(g)△H3
4Fe(s)+3O2(g)=2Fe2O3(s)△H4
3CO(g)+Fe2O3(s)=3CO2(g)+2Fe(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2△H1>△H3 | B. | △H3=△H4+△H5 | C. | △H1=△H2+△H3 | D. | △H2<0,△H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