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 石英 | B. | 硫磺 | C. | 干冰 | D. | 食盐 |
分析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解答 解:A.石英是二氧化硅晶体,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故A错误;
B.硫磺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硫磺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干冰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干冰是化合物,故C正确;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的构成粒子以及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 |
B. | 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
C. | 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 |
D. | 晶格能由大到小:NaI>NaBr>NaCl>NaF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有水分子较稳定 | |
B. | 碘固体升华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 |
C. | 溴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Br-,所以溴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 |
D. |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均破坏了离子键 |
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
B. | 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
C. | 因为Al比Mg失去电子数多,所以Al比Mg的还原性强 | |
D. | 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是由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 |
B. | 浓H2SO4和木炭能反应,是利用浓H2SO4的强氧化性 | |
C. | 浓硫酸可以用于干燥Cl2,是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 | |
D. | 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硫酸 |
9.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 氯仿和氯乙烷 | B. | HCOOCH3和CH3COOH | ||
C. | 油酸和硬脂酸 | D. | C3H8和C17H36 |
6.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科学家 | 国籍 | 主要贡献 | |
A | 贝采利乌斯 | 瑞典 |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
B | 维勒 | 德国 |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
C | 李比希 | 法国 | 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
D | 门捷列夫 | 俄国 | 发现元素周期律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一定体积和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OH-)+c(CH3COO-)=c(H+)+c(Na+) | |
B. | 常温下pH=10的NaOH和NH3•H2O,加水稀释至pH=9,NaOH加水多 | |
C. | 难溶电解质CaF2饱和溶液中,c(Ca2+)=amol/L,c(F-)=bmol/L,则Ksp=4ab | |
D. | 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O${\;}_{3}^{2-}$)>c(HCO${\;}_{3}^{-}$)>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