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定温度下,某一恒容密闭容器内有可逆反应:A(g)+3B(g)2C(g),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物质A,同时生成3a mol物质B
B.物质C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D.物质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B
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物质A,同时生成3amol物质B,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错误;B、物质C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密度都不发生变化,错误;D、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反应的转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
C.图③表示10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一定条件下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 B.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 |
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反应H2(g)+ I2(g) 2HI(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断裂n mol H-H键的同时形成2n mol H-I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I2的同时生成2n molHI ③2v正(H2)=v逆(HI) ④HI分子数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A.②④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2v(NH3)=v(CO2) |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3mol/(L·min) | B.υ(N2)=0.2mol/(L·min) |
C.υ(NH3)=0.25mol/(L·min) | D.υ(H2)=0.4mol/(L·min) |
用下列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10℃时,粉末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
B.30℃时,粉末状锌与2mol·L-1硫酸溶液反应 |
C.10℃时,块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
D.30℃时,块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