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A. | 测量钠与乙醇反应生成H2的体积 | B. | 制取乙烯 | ||
C. | 蒸馏石油 | D. | 制取乙酸乙酯 |
分析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进气管应短进长出;
B.实验室制备乙烯,加热到170℃,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
C.温度计位置以及水的进出方向错误;
D.缺少浓硫酸,且应防止倒吸.
解答 解: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进气管应短进长出,否则不能测量气体的体积,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乙烯,加热到170℃,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可完成实验,故B正确;
C.温度计位置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故C错误;
D.反应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生成乙酸乙酯,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体积测量、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收集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合理性的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的CHCl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B. | 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A | |
C. | 9.2g甲苯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8NA | |
D. | 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28g,其中碳原子数为2NA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 |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可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 |
C. | 酯类物质是产生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 |
D. | 糖类、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17.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溴苯,并探究该反应原理.
Ⅰ.制备溴苯
(1)装置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导出气体.
(2)本实验所获得的溴苯为褐色,是因为溴苯溶解了过量的溴.
Ⅱ.分离提纯
已知,溴苯与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59℃、80℃、156℃.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流程:
(3)操作Ⅱ为蒸馏.
(4)流程②和④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分液漏斗;流程③的现象为溶液变血红色(或红色),流程④的作用是除去溴苯中的溴.
Ⅲ.探究原理
(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浑浊,从而判断反应一定生成了HBr.你认为该同学的判断不合理(填“合理”、“不合理”).
(6)为探究锥形瓶中溶液的离子,请完成如表探究实验方案(限选试剂:镁粉、四氯化碳、氯水、溴水、蒸馏水)
根据上述结论推断,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Ⅰ.制备溴苯
(1)装置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导出气体.
(2)本实验所获得的溴苯为褐色,是因为溴苯溶解了过量的溴.
Ⅱ.分离提纯
已知,溴苯与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59℃、80℃、156℃.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流程:
(3)操作Ⅱ为蒸馏.
(4)流程②和④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分液漏斗;流程③的现象为溶液变血红色(或红色),流程④的作用是除去溴苯中的溴.
Ⅲ.探究原理
(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浑浊,从而判断反应一定生成了HBr.你认为该同学的判断不合理(填“合理”、“不合理”).
(6)为探究锥形瓶中溶液的离子,请完成如表探究实验方案(限选试剂:镁粉、四氯化碳、氯水、溴水、蒸馏水)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 | 结论 |
1.将锥形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加足量①四氯化碳,振荡后分液.分别取少量②上层溶液于试管A、B中 | ||
2.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③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显④红棕(橙红色也可以)色 | 锥形瓶中液体含大量Br- |
3.向试管B中加入⑤镁粉. | 有汽泡生成 | 锥形瓶中液体含大量⑥H+ |
4.对反应3A(g)+B(g)═2C(g)+2D(g),下列表示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5 mol•L-1•s-1 | B. | v B=0.5 mol•L-1•s-1 | ||
C. | vC=0.4 mol•L-1•s-1 | D. | vD=1.2 mol•L-1•min-1 |
2.I.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列举一个事实说明W非金属性强于Z:2HClO4+Na2SiO3=2NaClO4+H2Si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3)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NaOH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5)已知:CO(g)+H2O(g) $?_{△}^{催化剂}$ H2(g)+CO2(g).右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则:该反应的△H<0(填“<”或“>”);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75%.
X | ||||
Y | Z | W |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列举一个事实说明W非金属性强于Z:2HClO4+Na2SiO3=2NaClO4+H2Si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3)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NaOH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5)已知:CO(g)+H2O(g) $?_{△}^{催化剂}$ H2(g)+CO2(g).右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温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数K | 9.94 | 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