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CO2可制得金刚石:4Na+3CO22Na2CO3+C(s,金刚石)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能证明碳元素与氧元素非金属强弱的事实是___(选填编号)。
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CO2中元素的化合价 d.气体氢化物受热分解的温度
(3)高压下,科学家成功地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比较SiO2与CO2这两种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
常压 | 熔点(℃) | 沸点(℃) |
钠 | 97.8 | 882.9 |
Na2CO3 | 851 | 1850分解 |
金刚石 | 3550 | … |
石墨 | 3850 | 4250 |
(4)若在2L密闭容器中,10min内金属钠减少了0.2mol,则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该反应在常压1000℃下进行,根据右表数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
(5)若在2L密闭容器中,常压、1000℃下,起始时,下列物理量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3v消耗(Na)=4v生成(CO2)
c.气体的密度不变 d.的比值不变
【答案】Na>C>O cd CO2高,Si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Si-O键键长大于C-O键键长,Si-O键键能低,因此溶沸点低于CO2 0.0075mol/(L·min) bc
【解析】
可根据①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同样,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②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后,不再存在单个CO2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属化学变化,物理及化学性质也大有变化,熔点大大升高,这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C有四个价电子,以单键结合四个O,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1)上述元素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a、C、O三种,有元素周期率可推出原子半径为Na>C>O。
故答案为Na>C>O。
(2)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可比较出O元素的化合价强于C,且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气体氢化物受热分解的温度。
故答案为cd
(3)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后熔点大大升高,故CO2熔点高,Si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Si-O键键长大于C-O键键长,Si-O键键能低,因此溶沸点低于CO2。
故答案为 CO2高,Si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Si-O键键长大于C-O键键长,Si-O键键能低,因此溶沸点低于CO2
(4)由题意可计算Na的平均反应速率=0.2÷2÷10=0.01mol/L/min,由方程式可得4Na~3CO2,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0.075 mol/(L·min),反应在常压1000℃下进行,根据右表数据且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0.0075mol/(L·min)
(5)由方程式4Na+3CO22Na2CO3+C(s,金刚石)可知,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气体只有CO2,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选项错误。反应物消耗速率等与反应物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故3v消耗(Na)=4v生成(CO2)正确。气体CO2的密度不变说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已经达到平衡,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项正确。的比值等于系数之比,不变不等于反应达到平衡。
故答案为 bc
【题目】四氯化锡可用作媒染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四氯化锡(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关信息如下表:
化学式 | SnCl2 | SnCl4 |
熔点/℃ | 246 | 33 |
沸点/℃ | 652 | 144 |
其他性质 | 无色晶体,易氧化 | 无色液体,易水解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用甲装置制氯气,MnO4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将装置如图连接好,检查气密性,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__________(填现象)后,开始加热丁装置,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丁装置,此时继续加热丁装置的目的是:①促进氯气与锡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如果缺少乙装置,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己装置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A.防止空气中CO2气体进入戊装置
B.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C.防止水蒸气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水解
D.防止空气中O2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氧化
(5)某同学认为丁装置中的反应可能产生SnCl2杂质,以下试剂中不可用于检测是否产生SnCl2 的有_______(填序号)。
A.H2O2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AgNO3溶液 D.溴水
(6)反应中用去锡粒1.19 g,反应后在戊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2.04 g 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题目】某小组探究Br2、I2能否将Fe2+氧化,实验如下。
实验 | 试剂x | 现象及操作 |
溴水 | i.溶液呈黄色,取出少量滴加KSCN溶液,变红 | |
碘水 | ii.溶液呈黄色,取出少量滴加KSCN溶液,未变红 |
(1)实验ⅰ中产生Fe3+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以上实验体现出氧化性关系:Br2_______I2(填“>”或“<”)。
(3)针对实验ⅱ中未检测到Fe3+,小组同学I2 +2Fe2+ 2Fe3+ + 2I-(反应a),限度小,产生的c(Fe3+)低;若向ⅱ的黄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可产生黄色沉淀,平衡向_____移动,c(Fe3+)增大。
(4)针对小组同学的分析,进行实验ⅲ:向ⅱ的黄色溶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现象及操作如下:
Ⅰ.立即产生黄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又有黑色固体从溶液中析出;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含有Ag。
Ⅱ.静置,取上层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变红;用CCl4萃取,无明显现象。
(5)针对上述现象,小组同学提出不同观点并对之进行研究。
① 观点1:由产生黄色沉淀不能判断反应a的平衡正向移动,说明理由:______。经证实观点1合理。
② 观点2:Fe3+ 可能由Ag+ 氧化产生。
实验ⅳ:向FeSO4溶液滴加AgNO3溶液,_____(填现象、操作),观点2合理。
(6)观点1、2虽然合理,但加入AgNO3溶液能否使反应a的平衡移动,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设计实验:取ⅱ的黄色溶液,______(填操作、现象)。由此得出结论:不能充分说明(4)中产生Fe3+的原因是由反应a的平衡移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