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2)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这说明青蒿素的性质可溶于乙醇、对热不稳定.
(3)经过190次提取失败后,1971年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D(填如表中的编号).
A | B | C | D | |
物质 | 煤油 | 丙醇 | 四氯化碳 | 乙醚 |
沸点/℃ | 180~310℃ | 97.4 | 76.5 | 34.5 |
分析 (1)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不同;
B.青蒿素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双氢青蒿素;
C.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D.由结构简式可确定含有的环的数目.
(2)根据信息:水煎青蒿药性不稳定,效果差,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来回答;
(3)根据:用乙醇煎青蒿控温60℃,药效显著结合物质的沸点知识来回答;
(4)根据物质分离的方法以及特点来回答.
解答 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A正确;
B.青蒿素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双氢青蒿素,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故C正确;
D.由结构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含有3个六元环,故D错误;
故选D;
(2)水煎青蒿药性不稳定,效果差,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说明青蒿素具有可溶于乙醇、对热不稳定的性质,故答案为:可溶于乙醇、对热不稳定;
(3)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故选D;
(4)用水、乙醇等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采用的物质在不同试剂中溶解度的大小差异来分离的,属于固-液萃取法 (或萃取法).
故答案为:固-液萃取法 (或萃取法).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有机物的分离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金属
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氧化物.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金属
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氧化物.
A. | ①③⑤⑦⑨ | B. | ②④⑧⑩ | C. | ①③ | D. | 全部 |
4.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15mol•L-1•S-1.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v正(NO)=2v正(O2) D.v正(NO2)=v逆(NO2)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20 | 0.10 | 0.08 | 0.07 | 0.07 | 0.07 |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v正(NO)=2v正(O2) D.v正(NO2)=v逆(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