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 | 通过澄清石灰水 | |
B. | 先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 |
C. | 通过品红溶液 | |
D. | 先通过足量的溴水,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
分析 均为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应先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SO2和CO2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不能检验,故A错误;
B、由于SO2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说明原气体中含CO2,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可与品红褪色,故通过品红能检验出二氧化硫是否存在,但不能检验出二氧化碳的存在,故C错误;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二氧化硫反应掉,再通过品红溶液,说明没有二氧化硫,最后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检验二氧化碳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明确检验中应排除干扰,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
B. | 2 mol N原子结合生成N2(g)时需要放出946 kJ能量 | |
C. | 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放出632 kJ能量 | |
D.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H=+180 kJ/mol. |
18.已知有机物甲、乙、丙有如下信息:
据此推断:
(1)甲的分子式为C3H8,若甲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被F原子取代,所得的有机产物可能有4种.
(2)乙是性能优良的环保产物,可代替某些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制冷剂.其分子中C、H、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2,则乙的结构式为.
(3)将甲、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所得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丙的摩尔质量,且丙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丙的分子式为C2H5F.
甲 | 乙 | 丙 | |
所含元素 | C、H | C、H、F | C、H、F |
所含电子数 | 26 | ||
结构特点 | 饱和有机物 |
(1)甲的分子式为C3H8,若甲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被F原子取代,所得的有机产物可能有4种.
(2)乙是性能优良的环保产物,可代替某些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制冷剂.其分子中C、H、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2,则乙的结构式为.
(3)将甲、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所得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丙的摩尔质量,且丙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丙的分子式为C2H5F.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O3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 |
B. | 常温常压下,4.0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 |
C. |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
2.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A. |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 B. | 水、氨气 | ||
C. | 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 D. | 水、二氧化氮 |
12.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 )
A. | 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 B. | 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 | ||
C. | 氮原子的半径较小 | D. | 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很难破坏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 | |
B. | 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 |
C. | 核素指一种原子,而元素是指一类原子;核素间互称同位素,元素包含同位素 | |
D. | ${\;}_{18}^{40}$Ar、${\;}_{19}^{40}$K、${\;}_{20}^{40}$Ca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是互为同位素 |
16.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锌锰干电池中石墨棒作负极 | |
B. |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 | 铅蓄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 | |
D. |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