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 +1/2O2(g) SO3(g) △H=-98 kJ·mol- 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 v(正)_____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答案】 > 60% AC
【解析】(1)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三种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030 mol/L,0.160 mol/L,0.030 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因为浓度商Qc= =2.5>K,所以化学反应正向进行,即v(正)>v(逆),故答案为:>;
(2)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SO2和1.0mol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L,则
SO2(g)+ O2(g) SO3(g)
开始(mol) 2 1 0
转化(mol) 2x x 2x
平衡(mol)2-2x 1-x 2x
由=,解得x=0.6mol,可知参与反应的SO2为1.2mol,所以SO2的转化率α=×100%=60%,故答案为:60%;
(3)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O2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SO2的浓度减小,故A正确;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SO2的浓度不变,故B错误;C.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而正反应为放热,所以平衡正向移动,SO2的浓度减小,故C正确;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SO2的浓度瞬间增大,之后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浓度减小,再次到达平衡时SO2的浓度仍比原来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题目】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1)自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元素之谜.通过从局部到系统的研究过程,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科学家 | 纽兰兹 | 道尔顿 | 德贝莱纳 | 尚古尔多 |
工作 | 发现“八音律”,指出从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 | 创立 近代原子论,率先开始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 | 发现了5组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前后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 | 认为 各元素组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联 |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填数字序号).
(2)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1所示.
①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填“横行”或“纵列”)元素性质相似.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 第5列方框中“Te=128?”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
②到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是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有A,B,D,E,X、Y、Z七种短周期元素.X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同条件下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比为35.5.其余信息如图2所示: ①上述七种元素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有(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②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写出Z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
③B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二者酸性前者(填“强于”或“弱于”)后者,原因是B和D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利用原子结构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
【题目】阅读表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代号 | 相关信息 |
A | A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得到强碱性溶液 |
B |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
C | 在第3周期元素中,C的简单离子半径简单最小 |
D | A、B、D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X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
E | 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E元素 |
请回答:
(1)写出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C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X的化学式为 .
(3)A,B,C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4)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C元素形成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题目】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6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4mL淀粉溶液;
②将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100℃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5min;
③向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酶溶液,立即放回水浴锅中并计时;
④每隔1分钟取2滴左右淀粉溶液,滴于多孔反应板上,滴加1滴碘液检测。记录取出的样液遇碘不呈蓝色所需的时间t。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探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方案中淀粉酶溶液滴加2滴,不能过多,主要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没有记录到实验结果):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平均时间t | — | 7min | 3min | 2min | 7min | — |
请根据表中信息,用柱形图的形式表示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