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分子里含有-C≡C-的不饱和链烃 | |
B. | 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 |
C. | 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 |
D. | 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
分析 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B、炔烃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退色;
C、炔烃中只有乙炔分子是直线型,其他炔烃分子的结构是多样的;
D、炔烃和二烯烃的不饱和度均为2.
解答 解: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故A正确;
B、炔烃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也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退色,即原理不同,故B正确;
C、多碳原子的炔烃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丁炔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
D、炔烃和二烯烃的不饱和度均为2,故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二烯烃的分子式均为CnH2n-2,故是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炔烃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结构,应注意的是炔烃和二烯烃的不饱和度均为2,故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 聚乙烯 | B. | 硝化纤维 | C. | 淀粉 | D. | 油脂 |
10.在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Cu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 )
A. | 0.336L | B. | 0.448L | C. | 0.896 L | D. | 1.344L |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可用来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d(填编号);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事实上该现象并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Cl2+2I-=I2+2Cl-(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
(5)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递变规律及原因氯、溴、碘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6)装置F的目的是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SO32-+Cl2+H2O=SO42-+2Cl-+2H+.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可用来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d(填编号);
编号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5)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递变规律及原因氯、溴、碘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6)装置F的目的是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SO32-+Cl2+H2O=SO42-+2Cl-+2H+.
14.叠氮酸钠(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NaN3受撞击会生成一种化合物Na3N,下列关于这两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者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 |
B. | 两种化合物中所含有化学键类型相同 | |
C. | Na3N与盐酸反应可得到2种盐 | |
D. | Na3N中N3-半径比Na+半径大 |
1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的电子式 | B. | 中子数为9的氧原子符号${\;}_{8}^{17}$O | ||
C. | 氮分子的电子式 | D. | 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溶液pH>7的是( )
A. | K2SO4 | B. | NH4Cl | C. | Na2CO3 | D. | Cu(N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