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元素镍(Ni)在溶液中+3价极不稳定,主要以Ni2+(绿色)、[Ni(NH3)6]2+(蓝色)、[Ni(CN)4]2-(橙黄色)、[Ni(CN)5]3-(深红色)等形式存在.Ni(OH)2为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1)Ni2+与Ag+化学性质相似.在Ni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绿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绿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蓝色溶液.溶液中某离子浓度≤1.0×10-5mol•L-1可认为沉淀完全.室温下Ni(OH)2饱和溶液的pH=9,则溶液中的Ni2+恰好沉淀完全时的pH<9(填“>”或“=”或“<”).
(2)镍作为一种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其制备原料是镍铝合金.通常用NaOH 浓液处理该合金可制得多孔结构的镍,制备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Al(OH)4]-+3H2↑.
(3)[Ni(CN)4]2-和[Ni(CN)5]3-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某溶液中[Ni(CN)4]2-的转化率(α)与平衡时c(CN-)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i(CN)4]2-在溶液中的转化反应[Ni(CN)4]2-+CN-?[Ni(CN)5]3-.
②由图可知平衡转化率为50%时,c(CN-)=4amol•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③已知该反应的△H<0,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4)NiO(OH)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但可溶于浓盐酸并形成绿色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2NiO(OH)+6H++2Cl-═2Ni2++Cl2↑+4H2O.
分析 (1)Ni2+与Ag+化学性质相似.在Ni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形成NH3配合物,Ni2+在溶液中是绿色,氨水是碱性,一开始形成Ni(OH)2,是绿色沉淀,随着氨水的加入,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溶液变为蓝色,溶液中某离子浓度≤1.0×10-5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室温下Ni(OH)2饱和溶液的pH=9,这是完全形成沉淀时的pH,据此分析;
(2)镍铝合金中存在Ni和Al,处理该合金制得多孔结构的镍,溶解铝而不溶解Ni,可考虑用NaOH浓溶液处理,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3)①[Ni(CN)4]2-和[Ni(CN)5]3-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是配位数发生改变,CN-参与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图象,已知平衡时c(CN-)=amol/L时,[Ni(CN)4]2-的转化率为20%,据此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从而计算平衡转化率为50%时,平衡时CN-的浓度;
③反应的△H<0,表明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趋势减小,据此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
(4)NiO(OH)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但可溶于浓盐酸并形成绿色溶液,形成的是Ni2+,反应过程中,Ni的化合价降低,整体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则Cl-被氧化生成Cl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1)Ni2+与Ag+化学性质相似.在Ni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形成NH3配合物,Ni2+在溶液中是绿色,氨水是碱性,一开始形成Ni(OH)2,是绿色沉淀,随着氨水的加入,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溶液变为蓝色,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绿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绿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溶液中某离子浓度≤1.0×10-5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室温下Ni(OH)2饱和溶液的pH=9,是完全形成沉淀时的pH值,此时溶液中Ni2+的浓度是很小的,而刚形成沉淀时,显然Ni2+的浓度不会这么小,因此刚形成沉淀时的pH值<9,
故答案为:绿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绿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2)镍铝合金中存在Ni和Al,处理该合金制得多孔结构的镍,溶解铝而不溶解Ni,可考虑用NaOH浓溶液处理,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Al(OH)4]-+3H2↑,
故答案为:NaOH;2Al+2OH-+6H2O═2[Al(OH)4]-+3H2↑;
(3)①[Ni(CN)4]2-和[Ni(CN)5]3-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是配位数发生改变,CN-参与反应,则反应发生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Ni(CN)4]2-+CN-?[Ni(CN)5]3-,
故答案为:[Ni(CN)4]2-+CN-?[Ni(CN)5]3-;
②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图象,已知平衡时c(CN-)=amol/L时,[Ni(CN)4]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c(CN-)=amol/L,设起始时[Ni(CN)4]2-的浓度为c0mol/L,平衡时,c{[Ni(CN)4]2-}=c0(1-α)mol/L,c{[Ni(CN)5]3-}=c0αmol/L,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c\{[Ni(CN)_{5}]^{3-}\}}{c(C{N}^{-})c\{Ni(CN)_{4}]^{2-}\}}$=$\frac{{c}_{0}αmol/L}{{c}_{0}(1-α)mol/L×amol/L}$=$\frac{1}{4a}$L/mol,当[Ni(CN)4]2-平衡转化率α为50%时,则K=$\frac{αmol/L}{(1-α)mol/L×c(C{N}^{-})}$=$\frac{1}{4a}L/mol$,可得平衡时c(CN-)=4amol/L,
故答案为:4a;
③反应的△H<0,表明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趋势减小,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4)NiO(OH)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但可溶于浓盐酸并形成绿色溶液,形成的是Ni2+,反应过程中,Ni的化合价降低,整体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则Cl-被氧化生成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iO(OH)+6H++2Cl-═2Ni2++Cl2↑+4H2O,
故答案为:2NiO(OH)+6H++2Cl-═2Ni2++Cl2↑+4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原理部分知识,包含沉淀溶解配平,配合物的转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对于(1)问,需知道银氨溶液的配法,注意化学知识的迁移,是易错点,整体难度中等.
A.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R | |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R>X>Y | |
C. |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R>X | |
D. | 只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A. | 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 |
B. |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 |
C. | “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 |
D. | 《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现象,再通入氨气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通入氨气后得到BaSO4沉淀 |
B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 | 有晶体析出 | 溶解度:NaHCO3<Na2CO3 |
C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SO2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D | 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液褪色 | 两气体混合可以增强漂白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①CH3OH(g)?CO(g)+2H2(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g)+H2O(g )?CO2(g)+H2(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H-H | C-O | 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①.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记作a1).
①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CO)为0.001mol/(L•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frac{c(CO){c}^{2}({H}_{2})}{c(C{H}_{3}OH)}$.
②已知若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a2>a1(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判断理由是因为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恒压相当于在恒容的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3)合成CH4的原理:CO2(g)+4H2(g)?CH4(g)+2H2O(g)△H=-162kJ•mol-1.其他条件相同,实验测得在T1和P1与T2和P2条件下该反应的H2平衡转化率相同,若T1>T2,则P1>P2(填“>”、“<”或“=”).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2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①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CO2+8e-+8H+=CH4+2H2O.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硫酸(选填“盐酸”或“硫酸”).
(5)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通入到0.1L 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
(6)天然气中的少量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S+O2=2NH3•H2O+2S↓.
A. | 1.6gCH4与1.8gNH4+所含质子数均为NA | |
B. | 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0.5 mol•L-1Na2CO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5NA | |
D. | 常温常压下,44gCO2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A.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则可证明有乙烯产生 | |
B. | 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室制乙炔 则不能使用该装置 | |
C. | 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是否水解及水解的程度且只取一次水解液,可以先碱化水解 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最后加入碘溶液 | |
D. | 检验 3-氯丙炔中的氯原子,可以将其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A. | X和R在同一周期 | B. | 原子半径:W>R>X | ||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 D. | 简单离子半径:Z+<Y-<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