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I.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1)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解释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量。
I.(1)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H2O+3NH3
(2)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正确。
II.(1)
(2)得到平稳的C2H5OH蒸汽  倒吸
(3)开始随鼓气速度增加,反应的量增多放热多,后来,由于鼓气速度太快,末反应的气体将热量带走,温度下降;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
乙醇催化氧化为:
I.(1)产物乙醛中含有醛基,可通过银镜反应来检验它的存在: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H2O+3NH3(当然也可通过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检验)
(2)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故可通过检验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判定
II.(1)
(2)乙醇在70℃~80℃的水浴中加热,可得到平稳的C2H5OH蒸汽
由于乙醇及乙醛均易溶于试管C的水中,故易引起倒吸
(3)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图可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鼓气速度越大,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说明反应物的量增多放热多;但鼓气速度太快,末反应的气体将热量带走,反应体系的温度反而降低。
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来间接估计鼓气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分)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为了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分两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组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盛装药品,其中样品a g,称量E的质量,连接好装置;
③关闭止水夹,向B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④当B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经过A装置,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将B、D中残余的气体全部赶入到E装置中;
⑤称量E,增重了b g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           ,D中盛放的试剂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导致测定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偏低的是     (选填字母)
A.实验后期不通入空气            B.将仪器C中的硫酸换成盐酸
C.撤走仪器D                    D.撤走仪器F
第二组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试剂,其中样品b g,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即0mL处
③加入20mL硫酸,
④待反应充分进行后,活塞不在移动,记下活塞前端对应的刻度为V mL
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对于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两种观点,观点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mL;观点二: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20)mL,你认为             (填“观点一”“观点二”)正确。
(3)假如该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b=0.5g,V=76mL,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4分)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34%~36%,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实验:
第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可以氧化SCN生成N2、CO2、和SO42—,也可以将Fe2+氧化成 Fe3+
第二步: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出现淡绿色混浊液,说明有       存在(填离子符号)。
第三步: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药品中的铁本来就以Fe3+的形式存在:②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Fe3+
②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Fe3+生成。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装在A、B两个试管中。
第五步: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
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红色又逐渐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第六步: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     性。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中所述“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这句话?
                                                      
(14分)
室温下,已知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酸碱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的曲线为图中      (填“实线”或“虚线”)。

(2)上图为对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食醋中总酸量(g/100mL)的测定。他们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取某品牌白醋25.00mL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用蒸馏水稀释10倍。
B.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稀释后的白醋溶液20.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滴入            (填指示剂名称)1~2滴。
C.用0.05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初始与终点读数。
(注意:滴定重复进行3次。)
根据以上操作,请你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C)中,滴定时,两眼注视                 ;终点现象是                            
②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中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稀释白醋的蒸馏水预先未经过煮沸处理
b.盛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溜水洗涤锥形瓶
③如果该小组检测结果与该品牌商标上所注不一致,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13分)I.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测定(NH4)2S2O8和KI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NH4)2S2O8和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82+ 2I= 2SO42+ I2  (1)
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式为v(S2O82)=
实验时,向KI、Na2S2O3和淀粉指示剂混合溶液中加入(NH4)2S2O8溶液,不断搅拌。
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发生反应:2S2O32+ I2 =" " S4O62+ 2I  (2)
反应(1)生成的I2立即与S2O32反应,生成无色的S4O62和I。S2O32耗尽时,反应(1)继续生成的I2才与淀粉作用呈现蓝色。从加入(NH4)2S2O8溶液到出现蓝色的时间为Δt
【实验内容】
(1)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和数据记录如下,请将表中字母表示的空格填上。
实 验 编 号





 
试剂
用量
(mL)
0.20  mol·L-1(NH4)2S2O8溶液
20.0
10.0
 b
20.0
20.0
0.20  mol·L-1 KI溶液
20.0
20.0
20.0
10.0
5.0
0.010  mol·L-1 Na2S2O3溶液
 a
8.0
8.0
8.0
8.0
0.2% 淀粉溶液
2.0
2.0
2.0
2.0
2.0
0.20  mol·L-1KNO3溶液
0
0
0
10.0
 c
0.20  mol·L-1(NH4)2SO4溶液
0
10.0
15.0
0
0
20 ℃时,反应时间Δt(s)
32
67
130
66
135
为了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总体积保持不变,减少的(NH4)2S2O8溶液或KI溶液的用量,分别用(NH4)2SO4溶液或KNO3溶液补足;溶液混合后体积不变
(2)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减少数据误差,实验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的操作是          
(3)第①组实验的v(S2O82)=                    mol·(L·s)-1
(4)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写出一条即可)                     
                                                                           
II.实验小组查资料得知,向含有Na2CO3的Na2S溶液中通入SO2,可以制备上述实验所需的Na2S2O3。反应如下:Na2CO3 + SO2= Na2SO3 + CO2;2Na2S + 3SO2 = 2Na2SO3 + 3S↓;
Na2SO3 + S= Na2S2O3。该小组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①、②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2)实验过程中,随着气体的通入,装置①中有气泡产生,还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反应结束后,从制得的Na2S2O3稀溶液中得到Na2S2O3·5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