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11.2L NO和O2混合气体的原子数为NA | |
B. | 15g甲基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 | |
C. | 1L0.1mol/L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大于0.1NA | |
D. | 标准状况下,6.72L N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
分析 A.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B.根据n=$\frac{m}{M}$和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来计算;
C.依据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溶液中氮元素守恒分析判断;
D.标况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3mol,0.3mol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0.2mol硝酸,转移了0.2mol电子.
解答 解:A.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下,11.2 L NO和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A错误;
B.15g甲基(-CH3)的物质的量为:n=$\frac{15g}{15g/mol}$=1mol,而甲基(-CH3)含9个电子,则1mol甲基中电子数为9NA,故B正确;
C.1L0.1mol/L氨水溶质物质的量为0.1mol,1 L 0.1mol/L的氨水中含有的N原子数等于0.1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6.72L NO2的物质的量为:$\frac{6.72L}{22.4L/mol}$=0.3mol,0.3mol二氧化氮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2mol硝酸和0.1molNO,反应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D为易错点,需要明确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近年来,我市多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一些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 | 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
C. | 露天焚烧垃圾 | D. | 提高电动汽车的比例 |
10.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B. | 0.1mol白磷(P4)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4 NA | |
C. | 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7NA | |
D. | 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7.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烷基取代烷烃(C4H10)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所得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4种 | B. | 5种 | C. | 7种 | D. | 8种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3倍后,pH等于8 | |
B. | 浓度均为0.1mol/L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水电离出的c(H+)前者小于后者 | |
C. | Na2CO3溶液中存在:2c(Na+)=c(CO32-)+c(HCO3-)+c(H2CO3) | |
D. | 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c(K+)+c(H+)=c(OH-)+c(CH3COO-) |
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X单质在Y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其最髙价化合物XY2,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笫三周期笫IVA族 | |
B. |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 |
C. |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 |
D. |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不一定为2:1 |
11.钾长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由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组成,化学式为XYZ3W8,其中只有W显负价.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高正价数相等,Y3+与W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W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Z的质子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离子半径:X>Y | |
B. | 氢化物的稳定性:W>Z | |
C. | 化合物X2W2和Y2W3中都不含共价键 | |
D. | 1 mol ZW2晶体所含Z-W键的数目为4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9.下列物质问的转化无法实现的是( )
A. | Fe$\stackrel{Cl_{2}}{→}$FeCl3$\stackrel{Fe}{→}$FeCl2 | B. | Cu$\stackrel{S}{→}$CuS$\stackrel{HCl}{→}$ CuCl2 | ||
C. | CO2 $\stackrel{Mg}{→}$C$\stackrel{SiO_{2}}{→}$ CO | D. | NO2 $\stackrel{H_{2}O}{→}$NO$\stackrel{NH_{3}}{→}$ 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