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丙酸盐是安全有效的防霉、防腐剂,一种以碱式碳酸锌为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序号 | n(丙酸):n(碱式碳酸锌) | 反应 温度/℃ | 丙酸锌 产率/% |
1 | 1:0.25 | 60 | 67.2 |
2 | 1:0.25 | 80 | 83.5 |
3 | 1:0.25 | 100 | 81.4 |
4 | 1:0.31 | 60 | 89.2 |
5 | 1:0.31 | 80 | 90.1 |
6 | 1:0.31 | 100 | 88.8 |
(2)本题采用趁热过滤的方式,其目的是:防止醋酸锌结晶析出.
(3)实验中用水量不易过少,其原因是水的用量较少时,反应不易完全,且易造成丙酸挥发损失,不利于提高产率和产品的纯度.
(4)探究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见表):反应时间2h,用水量45g,n(丙酸):n(碱式碳酸锌)=1:0.31,反应温度80℃.
(5)某次实验时,将37.0g丙酸溶于220mL水中,按上述流程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制备,最终得产品丙酸锌49.6g,则该次实验丙酸锌的产率为:94.0%.
(6)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除具有制备工艺简便、产率高外,还具有:原料利用率高,无废液、废渣排放.
分析 碱式碳酸锌为原料制丙酸锌,碱式碳酸锌与丙酸反应生成丙酸锌溶液,趁热过滤得丙酸锌溶液,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干燥得丙酸锌晶体,趁热过滤的滤渣含有碱式碳酸锌,可以循环利用,过滤后的母液中含有丙酸锌,也可以循环利用,
(1)根据题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利用元素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2)在热溶液中,丙酸锌的溶解度较大,所以趁热过滤可以减小丙酸锌析出;
(3)丙酸易挥发,浓度过大,反应不易完全,且易造成丙酸挥发损失,不利于提高产率和产品的纯度;
(4)根据表中数据通过对比两组实验数据,选择产率最高的条件;
(5)根据(1)中的方程式可以计算出37.0g丙酸理论上可以产生丙酸锌的质量,再根据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计算;
(6)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可以使原料利用率高,无废液、废渣排放;
解答 解:碱式碳酸锌为原料制丙酸锌,碱式碳酸锌与丙酸反应生成丙酸锌溶液,趁热过滤得丙酸锌溶液,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干燥得丙酸锌晶体,趁热过滤的滤渣含有碱式碳酸锌,可以循环利用,过滤后的母液中含有丙酸锌,也可以循环利用,
(1)碱式碳酸锌与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H3CH2COOH+Zn2(OH)2CO3→2Zn(CH3CH2COO)2+CO2↑+3H2O,
故答案为:4CH3CH2COOH+Zn2(OH)2CO3→2Zn(CH3CH2COO)2+CO2↑+3H2O;
(2)在热溶液中,丙酸锌的溶解度较大,所以趁热过滤可以减小丙酸锌析出,所以采用趁热过滤的方式,其目的是防止醋酸锌结晶析出,
故答案为:防止醋酸锌结晶析出;
(3)丙酸易挥发,浓度过大,反应不易完全,且易造成丙酸挥发损失,不利于提高产率和产品的纯度,所以用水量不宜过少,
故答案为:水的用量较少时,反应不易完全,且易造成丙酸挥发损失,不利于提高产率和产品的纯度;
(4)根据表中数据,比较1、2、3或4、5、6可知,不同温度下以80℃丙酸锌的产率最高,比较2、5可知,相同温度下,n(丙酸):n(碱式碳酸锌)=1:0.31时,丙酸锌的产率高,所以选择的条件为1:0.31、80℃,
故答案为:0.31;80;
(5)根据4CH3CH2COOH+Zn2(OH)2CO3→2Zn(CH3CH2COO)2+CO2↑+3H2O方程式可知37.0g丙酸理论上可以产生丙酸锌的质量为$\frac{211}{74×2}×37.0g$=52.75g,所以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frac{49.6g}{52.75g}$×100%=94.0%,
故答案为:94.0%;
(6)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可以使原料利用率高,无废液、废渣排放,
故答案为:原料利用率高,无废液、废渣排放.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为高考不变的一个题型,每年高考必考,是热点题型、也是高考难点之一,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条件的选择、产率的计算等,难度中等,侧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查.
A. |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 |
B. | 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 |
C. | 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H2↑+OH- | |
D. |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NO↑+2H2O |
阳离子 | Na+ Al3+Fe3+ Cu2+、Ba2+ |
阴离子 | OH- Cl- CO32- NO3- SO4- |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38.4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500mL1.6mol•L-1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D的化学式为:ACuSO4;DAl(NO3)3.
(2)写出步骤①中生成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SO42-+Ba2++2OH-=Cu(OH)2↓+BaSO4↓.
(3若向E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现象是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原因是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溶解度,并且溶质的质量增加同时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此会有晶体析出而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释).
(4)步骤⑤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
实验 | 温度/℃ | 起始时R的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mol |
① | 300 | 2.00 | 2.80 |
② | 400 | 2.00 | 3.00 |
③ | 400 | 4.00 | a |
A. | 上述反应中,△H<0 | |
B.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 |
C. | 实验①经4 min达到平衡,0~4 min内υ(X)=0.2mol•L-1•min-1 | |
D. | 实验③中a=6.00 |
A. | 5种 | B. | 4种 | C. | 3种 | D. | 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