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已知某种气态化石燃料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为了测定这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将气态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得到如表所列的实验数据(U形管中干燥剂只吸收水蒸气且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实验前 | 实验后 | |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 101.1g | 102.9g |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 312.0g | 314.2g |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1.8 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5.0 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 g.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 g.
(4)气态化石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分析 (1)因为该燃料含C、H、O三种元素,故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由题意可知U形管增加的质量为吸收水的质量,广口瓶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CO2质量,生成的正盐为CaCO3,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CaC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CaCO3的质量;
(2)根据水的分子式中H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3)根据碳元素守恒、结合m=nM计算二氧化碳中C元素质;
(4)由元素守恒,结合(2)(3)中的数据计算.
解答 解:(1)因为该燃料含C、H、O三种元素,故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由题意可知U形管增加的质量为吸收水的质量:102.9g-101.1g=1.8g,
广口瓶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CO2质量:314.2g-312.0g=2.2g,CO2的物质的量为:$\frac{2.2g}{44g/mol}$=0.05mol,广口瓶中生成的正盐为CaCO3,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生成CaCO3 0.05mol,其质量为:0.05mol×100g/mol=5.0g,
故答案为:1.8;5.0;
(2)水中含H元素质量为:1.8×$\frac{2}{18}$=0.2g,
故答案为:0.2;
(3)生成的0.05mol CO2,含C元素质量为:0.05mol×12g/mol=0.6g,
故答案为:0.6;
(4)根据C、H元素守恒,该燃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m(C):m(H)=0.6g:0.3g=3:1,
故答案为:3:1.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组成、测量物质含量,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前后各装置中质量差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铁和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
A. | 大于 | B. | 小于 | C. | 等于 | D. | 不能确定 |
13.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酸性,试样的pH值=4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10-6,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G=△H-T△S,△G>0,不能实现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 N2+2CO2.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oCaO<38SrO<56BaO.原因是由Mg、Ca、Sr、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5)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O+O2--2e-=NO2.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 K+ | Na+ | NH4+ | SO42- | NO3- | Cl- |
浓度/mol.L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10-6,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G=△H-T△S,△G>0,不能实现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 N2+2CO2.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oCaO<38SrO<56BaO.原因是由Mg、Ca、Sr、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5)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O+O2--2e-=NO2.
4.实验室用Na2Cr2O7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 混合物的沸点.):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重铬酸钠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0.0环己醇,并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烧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充分反应;
③打开活塞a.加热圆底烧瓶,当有大量水蒸气冲出时,关闭活塞a;
④向锥形瓶收集到的粗产品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⑤水层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⑥有机层再加入无水MgSO4固体并过滤,取滤液蒸馏,先除去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然后收集151℃~155℃馏分.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步骤①的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缓慢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瓶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3)步骤③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水蒸气与环己酮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出产品环己酮,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圆底烧瓶中玻璃管内的水位,当水位上升过高时,应立即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活塞a.
(4)步骤④中分液时有机层在上(填“上”或“下”)层,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最好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5)本实验得环己酮12.0g,则环己酮的产率是61.2%.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 混合物的沸点.):
物质 | 沸点( ) | 密度(g.cm-3,20) | 溶解性 |
环己醇 | 161.1(97.8) | 0.9624 | 能溶于水和乙醚 |
环己酮 | 155.6(95) | 0.9478 | 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 |
水 | 100.0 | 0.9982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重铬酸钠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0.0环己醇,并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烧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充分反应;
③打开活塞a.加热圆底烧瓶,当有大量水蒸气冲出时,关闭活塞a;
④向锥形瓶收集到的粗产品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⑤水层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⑥有机层再加入无水MgSO4固体并过滤,取滤液蒸馏,先除去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然后收集151℃~155℃馏分.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步骤①的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缓慢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瓶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3)步骤③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水蒸气与环己酮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出产品环己酮,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圆底烧瓶中玻璃管内的水位,当水位上升过高时,应立即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活塞a.
(4)步骤④中分液时有机层在上(填“上”或“下”)层,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最好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5)本实验得环己酮12.0g,则环己酮的产率是61.2%.
1.我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_{充电}^{放电}$3Zn(OH)2+2Fe(OH)3+4KOH,不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 |
B. |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 |
C.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 | |
D. |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8.常温下,向20mL 0.005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20mL 0.1mol/L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将该溶液平均分为4份,恒温下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其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加入5.6g 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红色褪去 | |
B. | 加入4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溶液红色变浅 | |
C. | 加入10g Fe2(SO4)3固体充分反应后,溶液红色明显加深 | |
D. | 加入20mL 0.001 mol/L KSCN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红色明显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