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
AHCl气体溶于水,能电离出H+、Cl-HCl为离子化合物
BHBr的酸性强于HCl的酸性Br的非金属性比Cl强
CHF的沸点高于HCl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D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K3C60中含有离子键
A.AB.BC.CD.D

分析 A.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与其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无关;
C.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导致其熔沸点升高;
D.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

解答 解:A.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但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解释错误,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与其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无关,所以不能根据HCl、HBr水溶液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故B错误;
C.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导致其熔沸点升高,HF中含有氢键、HCl中不含氢键,所以氢键导致HF的沸点高于HCl,故C错误;
D.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且是化合物,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氢键、离子键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理论,知道金属、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知道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海绵镍铝催化剂”是一种多孔的镍铝合金,常用作有机催化剂.现以某粗镍(含Ni、Fe、Cu及难与酸、碱溶液反应的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该催化剂,主要流程如图

:25℃时,以0.1mol/L金属离子测定得到如表数据:
物质CuSCu(OH)2Ni(OH)2NiSFe(OH)3
Ksp6×10-363×10-19
pH开始沉淀4.77.21.9
沉淀完全6.79.23.2
根据信息回答:
(1)步骤①常用热浓硫酸进行酸浸,写出酸浸时金属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i+2H2SO4(浓)$\frac{\underline{\;\;△\;\;}}{\;}$NiSO4+SO2↑+2H2O.
(2)酸浸过程应控制酸的浓度、温度等条件,如图是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于100℃时,Ni2+浸出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超过100℃后,Ni2+的水解程度变大,生成更多Ni(OH)2

(3)滤液l中含有0.8mol/LNi2+、0.1mol/LFe3+、0.1mol/LCu2+,步骤②的连续操作过程需要先分离出铁元素、铜元素,再制得镍硫化合物.为达到此目的,应先加NaOH将溶液调节至6.7≤pH<7.2(填pH的取值范围);再加_D(选填最佳试剂的序号).当溶液中Ni2+开始形成NiS时,c(Cu2+)1.6×10-17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硝酸        B.氨水      C.A12S3    D.H2S
(4)步骤③生成的Ni(CO)4中碳的化合价与KCN中碳的化合价相同,则Ni(CO)4中Ni的化合价为0;工业上也常用NaClO氧化NiSO4,将制得的NiOOH热分解后进行还原得到Ni.ClO-在碱性条件下氧化Ni2+生成NiOOH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2++4OH-=2NiOOH+H2O+Cl-
(5)步骤⑥的目的是降低铝含量、获得多孔状的“海绵镍铝催化剂”,从而增强对氢气的吸附性,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