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已知A为液态化合物,B为固态单质,J为淡黄色固体,三者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物质C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该物质导致的环境危害有酸雨或酸雾(写一个即可).
(2)F,G,H,J,K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SO3、NaOH、O2、Na2O2、Mg.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饱和的I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气体E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或变浑浊,写出出现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2Na++CO32-+CO2+H2O=2NaHCO3↓.
分析 J为淡黄色固体,则J可能为过氧化钠或S单质,D和气体E都能够与J反应生成气体H,则H为氧气,J为过氧化钠;则D为二氧化碳气体、E为水、G为氢氧化钠、I为碳酸钠;C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则C可能为二氧化硫,固体B与液态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则A为浓硫酸、B为碳单质;生成的二氧化硫与H(氧气)催化氧化生成F,则F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气体E与K反应生成C,则K为Mg,通过验证符合转化关系,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J为淡黄色固体,则J可能为过氧化钠或S单质,D和气体E都能够与J反应生成气体H,则H为氧气,J为过氧化钠;则D为二氧化碳气体、E为水、G为氢氧化钠、I为碳酸钠;C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则C可能为二氧化硫,固体B与液态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则A为浓硫酸、B为碳单质;生成的二氧化硫与H(氧气)催化氧化生成F,则F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气体E与K反应生成C,则K为Mg,通过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1)C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容易造成酸雨或酸雾,
故答案为:酸雨或酸雾;
(2)根据分析可知,F,G,H,J,K分别为:SO3、NaOH、O2、Na2O2、Mg,
故答案为:SO3;NaOH;O2;Na2O2;Mg;
(3)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O32-+CO2+H2O=2NaHCO3↓,
故答案为:有晶体析出或变浑浊;2Na++CO32-+CO2+H2O=2NaHCO3↓.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推断,题目难度中等,可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或特殊化学反应推断元素或化合物,注意“题眼”的确定,准确确定“题眼”是解推断题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A. | 食用碘盐应避光保存 | |
B. | 食用碘盐中碘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 |
C. | 使用食用碘盐应避免高温煎炒 | |
D. | 即使摄入过多的碘,对人体也无害 |
A. | 向Fe(OH)2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3Fe(OH)2+10H++NO3-═3Fe3++NO↑+6H2O | |
B. | 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4OH-+2Fe(OH)3═3Cl-+5H2O+2FeO42- | |
C. |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时电解质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 |
D. | a gC2H4和C3H6的混合物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 L |
A. | 金的熔点高,难于融化 | |
B. |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 |
C. | 金越练越纯 | |
D. | 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 |
A. | CH4 | B. | CO2 | C. | H2S | D. | N2 |
A. | V=44.8 | |
B. | 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89% | |
C. | 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 |
D. | 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