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由W和Y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C14,采用的是断代法,故X为碳;X、Y、Z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均处于第二周期,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X、Y、Z的内层电子数为2,故W为氢;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则Z为Ne;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Y为N或O元素,据此答题.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C14,采用的是断代法,故X为碳;X、Y、Z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均处于第二周期,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X、Y、Z的内层电子数为2,故W为氢;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则Z为Ne;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Y为N或O元素.
A.X为C,Y为N或O,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X>Y,Z为Ne,原子半径测定依据不同,一般不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故A错误;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或1+4+6+8=19,故B错误;
C.W与Y可形成烃类物质,种类繁多,故C正确;
D.C和H可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是元素推断,注意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2014年10月,北京、哈尔滨等多个北方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所学校被迫停课,造成雾霾的“罪魁”之一是汽车尾气.当今汽车尾气处理主要经三元催化器处理,其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可自发的相互反应变成无害气体,减少环境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2NO(g)+2CO(g)═N2(g)+2CO(g)△H,回答下列问题:
(1)现已知下列反应:
①N2(g)+O2(g)═2NO(g)△H1=+180.8kJ/mol
②2C(s)+O2(g)═2CO(g)△H2=-221.2kJ/mol
③C(s)+O2(g)═CO2(g)△H3=-393.6kJ/mol
则△H与△H1、△H2、△H3之间的关系是:△H=2△H3-△H2-△H1,反应2NO(g)+2CO(g)═N2(g)+2CO2(g)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收集一定量的汽车尾气,并将其转入催化反应器,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s0234
C(NO0(×10-4mol•L-120.03.002.002.00
C(CO)(×10-3mol•L-1  2.70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8.5×10-4mol/(L.s);
(3)该小组还研究了向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NO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如下图所示,t1=△t2,则:
①NO的转化率在a~b段和b~c段的转化率关系为:αa-b<αb-c(填“>”、“<”或“=”).
②a、b、c、d四个点,哪个点表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③解释c点前后速率变化的原因这是一个放热反应,一开始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此时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一开始时反应速率在增大;c点后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所以c点后反应速率减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