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

A. 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

B. 定容时俯视刻度

C. 定容时仰视刻度

D. 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

【答案】B

【解析】A. 溶质损失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B. 溶液体积变小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C. 溶液体积增大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 溶液体积增大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冬季是雾霾大气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l)工业上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kJ/mol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CO2转化为甲醇可以实现废物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CO2(g)+3H2(g)CH3OH(g)+H2O(g)△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请回答:

0~3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min);

第10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3molH2 (g),则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___0(填“>”、“<”或“=”)。

(3)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σ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___。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________________。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减小D.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题目】化学镀银法是非金属表面镀银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研究化学镀银中银元素利用率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

化学镀银中的反应如下:

I4AgNO3+N2H4·H2O=4Ag↓+N2+4HNO3+H2O

Ⅱ:NH3·H2O + HNO3=NH4NO3+H2O

Ⅲ:Ag++2 NH3·H2O= [Ag(NH3)2]++2H2O

(1)写出N2H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已知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Ag+N2H4·H2O中加适量氨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溶液的pH在8~9之间。筒述溶液不能呈酸性的理由___________

(2)带有导管a的分液漏斗叫恒压漏斗,下列关于恒压漏斗在该实验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防止稀硫酸倒吸进入圆底烧瓶

B.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C.减小加入液体体积对测量气体体积的误差

D.方便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银膜是否均匀致密的关键在于“沉银”速率控制,一般速率越慢,银膜越均匀越致密。简述加入氨水的另外一个目的________

(4)未被还原的Ag+占总银元素质量比(ψ1)叫非还原损耗,被还原但是没有在镀件上附着沉淀的银占总银元素质量比(ψ2)叫还原损耗。实验中用200 mL 0.100 mol/L AgNO3溶液,加过量的N2H4·H2O,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I:非金属镀件镀前质量为20. 000克,镀后质量(已清洗干燥)为21. 728克;

Ⅱ:量气管收集到的气体折算标准状况体积为106. 400 mL。

则ψ1= __________;ψ2=____________

(5)化学镀银中常用次磷酸钠(NaH2PO2)做还原剂,已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磷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