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若利用如图装置实现碳和浓硫酸的反应,并进行如下验证:
①装置B、C、D、E中分别装有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则D装置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证明气体中有CO2的现象是______。
②若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同时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强,B、C、D中分别装有Na2S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
则:B中的现象______,E中应加入______溶液,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验证SO2是否除净 D装置中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有黄色沉淀 Na2SiO3 SiO32-+H2O+CO2=H2SiO3↓+CO32-
【解析】
①该装置为碳和浓硫酸的反应装置,那么A为发生装置,发生的反应为C+2H2SO4CO2↑+2SO2↑+2H2O;B装置中盛放品红,产物通入品红过后品红褪色,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中含有SO2,将气体通入盛放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酸性KMnO4溶液褪色,将SO2吸收,再将产物通入品红溶液中,检验SO2是否被完全吸收,若完全吸收,将剩余物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验证产物CO2的存在,据此回答问题。
②将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通入Na2S溶液,SO2与Na2S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S单质,将产物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可将SO2吸收,用品红验证SO2是否被完全吸收,将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①D装置中品红溶液用于验证SO2是否被完全吸收;当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中有CO2生成;
②将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通入Na2S溶液,SO2与Na2S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S单质,因此B中能看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F中加入Na2SiO3溶液,若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看到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硅酸,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iO32-+H2O+CO2=H2SiO3↓+CO32-。
流程设计 | ||||
实验装置 |
| |||
所选试剂 | 品红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 | 品红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预期现象 | 褪色 | 褪色 | 不褪色 | 变浑浊 |
注意事项:有时为了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并使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 |
【题目】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 0~3 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 mol/L |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
A. AB. BC. CD. D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的反应,记录以下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 实验温度 |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 | |||
0.6mol/L H2C2O4 溶液 | H2O | 3mol/L H2SO4 稀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① | 25 | 3.0 | V1 | 2.0 | 3.0 | 1.5 |
② | 25 | 2.0 | 3.0 | 2.0 | 3.0 | 2.7 |
③ | 50 | 2.0 | V2 | 2.0 | 3.0 | 1.0 |
(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当该反应以表中数据反应完全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NA;
(2)V1=________ mL;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①、②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实验编号);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 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 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如图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 实验温度/℃ |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再加入某种固体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 |||
④ | 25 | 0.6mol/L H2C2O4 | H2O | 3mol/L H2SO4 | 0.05mol/L KMnO4溶液 | ||
2.0 | 3.0 | 2.0 | 3.0 | MnSO4 | t |
①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