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 |
B. | 向1-溴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再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 |
C. | 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 |
D. | 向含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过滤--除去苯中的苯酚 |
分析 A.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B.卤代烃水解后检验卤离子需要在酸性条件下;
C.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
D.溴苯易溶于苯.
解答 解:A.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要加入NaOH中和未反应的酸,故A正确;
B.卤代烃水解后检验卤离子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该实验在滴加硝酸银之前为滴加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生成的AgOH干扰实验,故B错误;
C.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碘酸钾中不含碘单质,所以与淀粉实验不反应变色,故C错误;
D.溴苯易溶于苯,应该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苯酚,溶液分液即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官能团检验、物质检验及物质分离和提纯,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AB中反应对溶液酸碱性要求,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 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 |
B. | 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2CO3 | |
C. | 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stackrel{△}{→}$无水FeCl3 | |
D. | MgCl2(aq)$\stackrel{石灰乳}{→}$Mg(OH)2$\stackrel{煅烧}{→}$MgO |
6.下述实验不能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B | 取少量未知溶液于一只干净的试管中,向该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 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Al3+ |
C | 取未知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并通过蓝色钴玻璃观看 | 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K+ |
D | 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检验未知液中是否含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0.两种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8>m>3,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 | |
B. | 若a<b<m=n=4,则晶体类型相同时,其单质熔点:X>Y | |
C. | 若Y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n,且b<4,则该氢化物为非极性分子 | |
D. | 若a=b=3,8>m>n>b,则元素非金属性:X>Y |
20.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2甲基丙烷的二氯代产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
B. | 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 |
C. |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 |
D. | 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 |
17.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pH=4的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 | |
B. | pH=3的氯化铵溶液与pH=3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C. | 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pH增大 | |
D. | 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c(Na+)=c(SO42-)>c(NH4+)>c(H+)>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