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溶液只可能含有K+、Al3+、Fe3+、Mg2+、Ba2+、NH4+、Cl-、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取100 mL的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5 mol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得到澄清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盐酸,沉淀并不溶解,过滤沉淀,充分洗涤,干燥,得到11.65 g固体。
(1)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否存在,可以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操作②确定的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NH4+、Al3+、SO42-、Cl- Fe3+、Mg2+、Ba2+、CO32- K+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试样,并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为紫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K+ c(Al3+)=0.4mol/L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与离子反应及其相关计算。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只能是氨气,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沉淀可以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之间反应;向偏铝酸钠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灼烧可以得到氧化铝,根据铝元素守恒可以计算铝离子的量,在溶液中,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因为双水解不共存;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是一种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根据沉淀的量,并结合发生的反应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量,再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判断其它离子即可。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5mol气体,即为氨气,一定含有NH4+,NH3物质的量为0.05mol,NH4+浓度为:=1mol/L,无沉淀生成,则一定不含有Fe3+、Mg2+;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即为氢氧化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l3+,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铝离子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即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即为氧化铝,根据铝元素守恒,得到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Al3+浓度为:;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原溶液中一定无钡离子,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g固体,即硫酸钡的质量是11.65g,硫酸钡物质的量为:,根据原子守恒,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mol,硫酸根浓度为:,
综上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H4+、Al3+、SO42-,其浓度分别是:1mol/L、0.4mol/L、1mol/L,一定不含Fe3+、Mg2+、Ba2+、CO32-,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存在Cl-,无法确定是否存在K+。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NH4+、Al3+、SO42-、Cl-;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Fe3+、Mg2+、Ba2+、CO32-;无法确定是否存在K+;
(2)对于K+的检验,常采用焰色反应,其操作方法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试样,并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为紫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K+;
(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操作②确定的Al3+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4mol/L。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全部组合是
序号 | X | Y | Z | W | |
Al | NaAlO2 | Al(OH)3 | Al2O3 | ||
② | Na | NaOH | Na2CO3 | NaCl | |
③ | C | CO | CO2 | H2CO3 | |
④ | Fe | FeCl3 | FeCl2 | Fe(OH)2 |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目】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下表:
O—O键 数据 | O | O | O2 | O |
键长/10-12m | 149 | 128 | 121 | 112 |
键能/kJ·mol-1 | x | y | z=494 | w=628 |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
A. 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C. 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 D. 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