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01 mol·L1 NaOH(aq),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点溶液的c(H)=4×10-4mol·L1

B. 水电离程度:e>d>c>b>a

C. b点:2c(Na)=c(CH3COO)+c(CH3COOH)

D. d点:c(OH)=c(CH3COOH)+c(H)

【答案】B

【解析】

A.根据电离常数计算可得a点溶液的c(H)=4×10-4mol·L1A正确;Bd点恰好反应生成的盐水解,水电离程度最大,B错误;Cb点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Na)=c(CH3COO)+c(CH3COOH),C正确;Dd点溶液中只有醋酸钠,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CH3COOH)+c(H),D正确。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安徽省从201312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Ⅳ标准,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三分之二,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 Fe( NO3)3溶液的反应[0.1mol/LFe(NO3)3溶液的 pH2]做了相应探究。

探究I

1)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12.8g铜片和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配制1mol/L Fe(NO3)3溶液,需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Fe(NO3)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可配得溶液,请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设计求余酸的物质的量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II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 SO2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NO3-反应;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请分析该同学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_____ (填序号)。

A1 mol/L 稀硝酸

BpH1FeCl3溶液

C6.0mol/L NaNO3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