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笙箫 煽动 碟血 叱咤风云

B.分内 馍馍 纳粹 广袤无垠

C.廖落 歧韵 恶梦 兴高采烈

D.攀缘 葱茂 旌旗 高屋建领

【答案】B

【解析】 A项,碟血应为喋血 ;C项,廖落应为寥落恶梦应为噩梦;D项,高屋建领应为高屋建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后三分钟的高贵

威廉·保西

阿普达是英国伯明翰南部山区的旅游观光小镇,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很多特色,至今仍然使用马车代步。艾迪是镇上一家出售特色草帽的小工艺店老板。半年前,艾迪和邻近的迪克鲁斯镇上的姑娘苏菲相爱了,可镇上大法官的儿子洛克也看上了苏菲,发誓非她不娶。

几天前,苏菲告诉艾迪,她父亲对洛克家的背景很满意,但在听说苏菲爱上了卖草帽的艾迪后非常生气,并且打电话给远在伯明翰当医生的苏菲的哥哥博格,要他回家阻止妹妹。另外,博格也打算近期回家给父亲做一个手术,切除父亲额头上的良性肿瘤。百合节要到了,按照当地习俗,镇上的男孩都会在这天到心爱的女孩家送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借此表明心迹。苏菲抽泣着要艾迪想办法,送一份能够打动她父母的厚礼。

艾迪咬咬牙,取出了全部积蓄,共6000英镑,但他想来想去不知买什么,于是就把这些钱都放在他母亲留下来的一个梳妆匣子里,他想都带给苏菲,让她自己用这些钱去挑选礼物。

百合节这天早晨空降暴雨,艾迪急匆匆起床。阿普达和迪克鲁斯两镇相隔几十公里,山路崎岖不平,马车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夫亨特驾着马车来到了艾迪门前,半小时后,马车来到镇中心,艾迪远远看见洛克站在路边,洛克也要去苏菲家送礼。

亨特,给我把画搬上去,千万小心,光那个檀香木框就抵得上你十几辆马车洛克大声嚷嚷着跳上了车,嘿,这不是艾迪吗,你不会也要到苏菲家去吧,准备了什么礼物啊听着洛克的揶揄,艾迪没接腔,他很是自卑。

飘泼大雨让马车速度愈加慢了,以前只要三四个小时的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还没到,现在离迪克鲁斯镇还有好几里山路呢此时大雨滂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车在过一条岔道口时,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拦在前面,他提着一只便带式手术箱,对不起,能让我搭乘一段吗我到前面的迪克鲁斯镇。这个中年男子告诉他们,他坐的马车半路坏了,他只好徒步前行了十几里路。

快上来吧艾迪忙招呼这名男子坐下,他得知男子叫博格。洛克不满地哼了一声:小心些,别弄坏了我的画你可赔不起

道路越来越泥泞,突然马停下来不走了,它可能累坏了。洛克气急败坏地猛踹马屁股,马受到惊吓,飞快地向前冲去,前方正是一个斜坡,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马车就向路旁倾覆,他们滚进了数英尺深的坡底。

一阵眩晕过后,艾迪睁开了眼睛,四周一片昏暗,洛克和博格也躺在附近的泥泞里呻吟,不过他们还可以站起来。但艾迪突然发现亨特半天没有爬起来。上帝,他腿上流了好多血在艾迪点燃的打火机的光芒里,洛克惊恐地指着亨特右大腿下的一汪鲜血叫道。

让我看看,博格蹲下身察看伤情,亨特已经昏迷,鲜血从他的大腿股动脉汩汩流出,一根尖树枝刺穿了他的大腿。动脉破裂了,他失血过多,必须立即缝合动脉止血博格果断地说,接着他又以医生的口吻命令艾迪和洛克道:去把我的手术箱找来

博格接过艾迪从泥泞中找到的手术箱,取出手术刀和缝合伤口的针线,然后和艾迪合力将亨特抬到一块突出的崖壁下。

就在博格准备开始手术时,他发现天色实在是太暗了,让他看不清楚亨特伤口的准确位置,快点燃打火机。博格急切地说。衣物都被雨水打湿了,无法点燃,艾迪只好一直摁着打火机,借着微弱的光芒,博格开始给亨特实施手术。然而,打火机油就快消耗光了,火光越来越微弱。我还需要3分钟,你们身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照明吗博格心急如焚地问。

对了,年轻人,你的画用塑料包着,应该可以点燃的。听到博格问起了自己,洛克开始支支吾吾:……下着雨……要是打开就毁了,那可是幅名画,值很多钱。

这时,艾迪突然想起了匣子里的6000英镑,他赶紧将它找出来,还好,钞票还没有被打湿。快缝合伤口艾迪迅速点燃了一张张钞票微弱的光映着他有些苍白的脸。

3分钟过去了,6000英镑烧成了灰烬,手术也终于完成了,艾迪和博格都瘫软地坐在了泥地上。小伙子,你身上怎么带着这么多的现金博格忍不住发问了。那是我准备给心爱的苏菲买礼物的,现在,我可一无所有了。

苏菲博格轻轻念道,很快地拍了拍艾迪的肩膀,放心吧,好小伙,这个女孩会属于你的远处传来了马车声,原来苏菲的家人得知博格今天要回来,却迟迟没到后,派人来接他了。

当洛克知道来的人就是苏菲的家人,并且得悉博格就是苏菲的哥哥时,赶忙殷勤地问这问那。但是,博格只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微笑地对着艾迪说:小伙子,我的妹妹需要与高贵的人共度一生,3分钟里,你失去了6000英镑,却赢得了真正的高贵

(原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项是

A这篇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两个身份地位悬殊但精神品质却有着天壤之别的人物形象,旨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贵在于心灵。

B当那个中年男子要求搭车时,艾迪热情招呼他上车坐下,是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个中年男人叫博格,是苏菲的哥哥。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穷小子凭借自身品质赢得爱情的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文笔温婉细腻。

D.洛克不愿意点燃包画的塑料布,是因为他深爱着苏菲,而画是他百合节送给苏菲的礼物,不能随便就给毁了。

2艾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题目是最后三分钟的高贵,如果以六千英镑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雅文化与俗文化哪个更值得推崇的问题摆到面前,作何选择?雅俗,共赏乎?分赏乎?

翻开书一看,宋玉曾经跟楚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郢这个地方唱歌,开始的时候他唱了两首,一首叫《下里》、一首叫《巴人》,唱起来的时候,周围好几千围观的人都跟着哼哼,最后他又唱了《阳春》和《白雪》,随着他唱的观众就剩下数十人了。宋玉告诉楚王,所唱格调越高,能够击节欣赏的人越少。人们后来以下里巴人对应阳春白雪来形容雅俗不两立,大概源于此故事。看来雅俗是要分赏的。

然而这也未必。从宋玉讲故事的时代再往上看。《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应该是中国文艺的雅乐的源头了。但是就在这本诗集中,除了《雅》、《颂》这两个部分外,还有十五国风。国风里的诗篇,虽然据说经过孔子删定,但还是保留了从民间采集来的民歌的风貌,都是老百姓平常哼哼的,而不是乐官们谱写的。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把雅俗融为一炉,实为雅俗可以共赏作了权威的注解。

精英的日子也不是都好过,精英的作品也不是都能留存。精英也分三六九等。以他们生前的爵位俸禄来衡量,精英有等差;以他们作品在后世的影响而论,精英也有高低。屈原、杜甫、苏轼等是一流的大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而我们引之为骄傲的不仅是他们格律的精致,更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时代风云、人世风情和民间风貌。至于那些围着宫廷选材的精英们,如台阁体西昆派酬唱集,于今不仅草根们不认识,就是精英也得翻箱倒柜才知道。

俗文化就像原上草,虽不会都得到历史的放大,但延绵不绝。一如精英们推崇的高雅作品一样,数量更多的俗文艺作品也消泯在历史的长途上。为什么?因为俗文化也有等差,孔子保留了国风,但坚决抵制靡靡之音,所以主张放郑声。如果说望子成龙更接近于草根阶层的心态,那么有多少草根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那些可以偷着乐但不能明着教的戏法、说法?大俗可以入雅,就像《诗经》中的国风那样,但低俗即便到了极致也与雅无缘。大雅也可以做到深入浅出,但故作高雅到每一个细节反而不如朴素感人。

流传能够可持续多久是价值研究的根本课题。不分高下为雅文化辩护的精英们,应该知道那些在历史的半途上难以为继的精英是如何倒下去的。并非所有的《阳春》、《白雪》都会随年年的阳春、年年的白雪而被代代传承。不辨良莠地为俗文化撑腰的草根们,应该明白并非所有的《下里》、《巴人》都会被千千万万下里、巴人奉为心声。

从西周到东周,下至战国,原本可和平共处的雅俗,也变得对立了起来。换句话说,雅俗之辩乃是政治经济格局之变的延伸。今天我们提及的有意义有意思的纷争,无疑也是雅俗之辩的分支,是侧重凸现价值负载和利润负载矛盾的表述语。

应该承认雅俗有分别,也应该看到雅俗有共融。精英们也喜欢听笑话、传段子,草根们也仰慕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吴天明导演的《老井》是一部内涵深刻的作品,但他并不回避片中老井村村民喜欢荤曲的实情。去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可谓雅俗共赏,这是医治雅俗偏执症的一部教科书,需要我们好好研读。雅之于俗的意义在于,以庙堂之正纠江湖之偏。俗之与雅的意义在于,以江湖之活纠庙堂之僵。《诗》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摘编自赵彤《雅俗:共赏乎?分赏乎?》)

【1】下列属于宋玉曾跟楚王讲故事内容所要表达的观点的一项是( )

A.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的音乐作品。

B.如果所唱的格调越高,那么能欣赏的人就越是很少。

C.人们认为雅俗文化势不两立,雅俗文化是要分赏的。

D.雅俗文化都值得珍惜,我们应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属于,同属《诗经》中的国风则应当属于

B.不是所有精英的作品都能流传下来,真正的精英就是以爵位和俸禄来衡量的。

C.低俗只要是到了极致它就会与雅有缘,但如果是一般的俗就不会与雅有缘的。

D.作者虽然没明说雅俗文化哪个流传更久的问题,但是倾向于雅文化流传久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意思有意义分别针对的是来说的,两者之间的争辩是政治格局之变的延伸。

B.大雅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甚至在每一个细节方面我们都要认真追求,这样才会给人一种朴实感人的感觉。

C.雅俗没有什么分别,很多时候存在共融性,《老井》、《舌尖上的中国》这两部作品就是雅俗共赏的佳作。

D.雅之于俗或者说俗之于雅都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不可以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可以把二者对立起来。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衰,并且得以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戏曲艺人越来越纯熟地掌握了戏曲艺术的技艺,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戏曲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出于对艺术美的执着而不懈地追求,逐渐摸索并掌握了戏曲的艺术规律,使戏曲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戏曲的艺术规律中,戏曲艺术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自然不可能是戏曲艺人自觉创造的,很可能是戏曲艺人为了表现艺术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有意无意摸索到的表演门道,正好符合辩证法的规律。

两个相反相对的艺术因素和艺术表演手段相辅相成地统一起来,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辩证法。例如美与丑是一对对立的、相反的美学概念,然而在戏曲中却互相映衬、互相依存,统一在完整的一出戏中。

虽然在戏曲中,脸谱是性格的象征和符号,如红脸象征忠义,白脸象征奸诈,黑脸象征刚正等;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戏曲艺术为了深层次地刻画人物,往往突破了以貌取人的惯例,而采取外形与内心相反相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一般说来,传统戏曲中俊扮的角色都是正面人物,但是有的戏突破了这个惯例,俊扮的角色偏偏是反面人物。如《铡美案》中的陈世美。相反,丑扮的角色是正面人物。当然,丑角中也不乏反面人物,如《一捧雪》中的汤勤等。

传统戏曲中还有刚与柔的对照,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花脸应工,可谓威猛孔武,刚强无比;而帐下美人虞姬则旦行应工,美艳绝伦,柔情似水。一净一旦,一刚一柔,一出《霸王别姬》演绎了英雄与美人的凄美爱情与悲歌。传统戏曲中的刚柔对照,相辅相成,从人物的角度看,可以从对比中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从戏曲艺术的角度看,避免了单调,增强了丰富性和艺术张力。

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化也许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为独特的表现手法。因而虚与实的关系也就成为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传统戏曲虚拟化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舞台上的虚拟化被台下的观众所认同,这才完成了虚拟化。虚拟化是与假定性相联系的,传统戏曲的假定性必须合情合理,这合情合理就建筑在真实的基础上。比如,传统戏曲中挥舞马鞭代表骑马,这就带有假定性,观众认可,那是因为马鞭是骑马必备的工具,马鞭作为道具使观众联想到骑马,台上演员动作的假定性与台下观众的联想性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完成了戏曲的虚拟化。

传统戏曲的虚拟动作如果做得自然、流畅和娴熟,总会赢得满场喝彩声。为什么虚拟动作会赢得满场喝彩声?因为这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虚拟动作的灵魂还是生活的真实。因为从生活中来,所以虚拟动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成熟成功的虚拟动作逐渐成为程式而被保留下来,成为经典。

(摘编自刘士杰《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能至今不衰,离不开戏曲艺人们对艺术美的不懈追求,他们掌握了戏曲的艺术规律,提高了戏曲的艺术水平。

B.戏曲艺人不可能自觉地创造戏曲艺术辫证法,但他们可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表演门道,而这恰好符含辩证法规律。

C.《霸王别姬》中的刚与柔相辅相成,既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也避免了戏曲表演的单调,增强了丰富性和艺术张力。

D.虚与实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虚拟化也是世界其它戏剧所不具有的表现手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两个对立的、相反的美学概念可以统一在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里,互相映衬、互相依存,这便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

B.传统戏曲中,如果俊扮的角色是反面人物,那往往是为了突破以貌取人的惯例,采取外形与内心相悖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C.一个是美人虞姬、一个是英雄项羽,一旦一净,前者倾国倾城,柔情似水,后者里能扛鼎,威猛孔武,一柔一刚,互相映衬。

D.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虚拟化带有假定性,如果有观众不参与、不联想,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同,那么这种虚拟化就无法完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看,传统戏《翠屏山》中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不守妇道,与和尚私通,虽然貌美如花,但在舞台上也必须要丑扮。

B.在传统戏曲中,脸谱是人物性格的象征和符号,比如,在京剧三国演义人物中,关羽是红脸,曹操是白脸,则分别象征忠义与奸诈。

C.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娇又是赶鹅、喂鸡,又是捻线、纳鞋底,演员用虚拟动作表演赢得喝彩,说明虚拟动作也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D.一些经典的戏曲虚拟动作之所以成为程式被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这些动作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且具有极强生命力,已相当成熟。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其语义的是强调说明内在的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1】请简要概述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

【2】第三段中作者写弘一法师有什么目的?请简要概括。

答:

【3】请结合文章,阐释画线句的内涵。

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