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其语义的是强调说明内在的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1】请简要概述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

【2】第三段中作者写弘一法师有什么目的?请简要概括。

答:

【3】请结合文章,阐释画线句的内涵。

答:

【答案】

【1】首先提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不能只从表象和形式人手的观点;其次分析原因,指出书法是一种生命的反应,艺术家应有良好的内在;最后指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和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2】以弘一法师的例子说明一个人书法风格的变化和他内在的思想、情感等有关;意在说明书法理论中的取意、本心等不是玄虚的;驳斥了某些人所认为的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的观点,说明书法是写意的。

【3】书法的形式指的是表象的用笔、线条、形态等,但书法的本质不是这些形式上的追求,追求的不是不带感情的 书法强调的是内在的,用形式表现的是一种意,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情感,是人内在情性的表现。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的指向性十分明确,概括第二段的论述层次。第二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以书法中的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为例谈书法中的对立统一不能只从表象和形式入手(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亮出观点;第二层从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是对所出论点的原因分析,指出书法是内在心灵的一种蕴藉,是一种生命的反应,艺术家应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指出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即书法中的对立统一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本段意在论证书法是意在笔先的,形式受内在情感等因素的制约,弘一法师早年晚年书法的变化是其哲学、思想、情感变化的结果,运用这一事例,意在说明书法风格的变化与人的思想情感等因素有关,批驳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表明书法是写意的;不是玄虚的东西,是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的。

【3】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画线句是本文的论点,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应结合全篇从作者的立意入手,强调书法的本质是内在的,书法是人思想情感等内在因素的反映;而非单纯地追求形式的东西,也不能单纯追求无内在因素的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即是针对后者而言;而是表现之艺术则是强调前者。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宽容骑士

何满子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近年出现了一些宽容骑士。人数不多,却舌端花生,笔底波澜,颇能引人驻目停耳。如议论某人某事某现象,其公式大抵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要肯定其积极面,也不能忽视其消极面。因此主张对万事万物要大度能容,说起来娓娓动人。初视之,仿佛在主张老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一例题;细辨之,则是在鼓吹均衡论,亦即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而其所开的药方则是:请君稍安毋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新秩序、新关系、新伦理都会自然形成,急什么!骑士们指点江山,笑傲众生,讽嘲他人为短视、狭隘、红卫兵心态。他们是站在云端里静观世变的哲士,不食人间烟火。

世上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很难判定清一色的绝对的好坏利弊,此所以无可无不可的发源地生哲学也有其市场。对万事不加评价,连称好好的司马徽之类的人物也确实能招人喜欢,八面玲珑,今语称之曰到处摆得平。但是,常人要修炼到宽容骑士那样的道行是很不容易的。我还怀疑,骑士自身是否真能心理气和地宽容大度到底;当别人触犯了他们,对他们宽容论表示非议时,是否真能沉得住气。如果也会气急败坏,暴跳如雷,那就证明骑士们不客气对一切要有宽容气度,而他本人却并不对一切都逆来顺受,维持其宽容的矜持;则即使不便说骑士的宽容论是虚伪的,至少也说明宽容论有点什么破绽。

诚然,事物的是非利弊,其价值判断不宜绝对化,但人们凭常识、凭经验、凭理性的思考,是得以定出应有的标准来的。鸦片烟能镇痛安神,作麻醉剂入药,但它毕竟是毒品,上了瘾是要把人报废的。当然,鸦片烟的例子太极端,太彰明昭著,即使宽容骑士,也不会向禁鸦片烟一事说教。

倘若弊害不那么明显,效验不那么迅疾的事物,例如近年来迅速膨胀的市场大众文化中的庸俗趣味之泛滥,有人如果提点意见,向社会提点警告,宽容骑士就要出来说教了:不要太停泊呀,要尊重不同群族的精神文化的追求呀。其公允宽大之态可掬,而且动辄还以莫非还想回到文革时期的文化沙漠相恐吓。似乎要多样化就得让人吞咽一切污泥浊水,容忍一切乌七八糟的垃圾,连人们皱个眉吭个气的权利也应被剥夺。骑士们是提倡宽容的,怎么对别人不合他们心意的言谈就没有宽容的雅量呢?

又如,有一种脏话连篇、耍嘴皮子调侃人生、将严肃的问题化为一笑的所谓玩个梦的文化,有人要写,有人要印,有人要读,也只好由它。舞台上有个把小丑,算不得什么,也算是多样化吧。可是有人对这类无聊的嬉皮笑脸表示不满,也该算是多样化的声音之一种吧?宽容骑士却又出来干预了,说这种人生调侃有重大贡献,它摧毁了往昔虚假的神圣、崇高、英雄观念;却丝毫不提它在摧毁虚假的同时,把人生应有的庄严、神圣、崇高也连根摧毁了,它所呼唤的是一种否定一切的着地打滚的人生。

总而言之,骑士们所提倡的是一种泯灭是非、无爱无憎的窗帘。那么,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等的是非利弊靠什么来解决呢?骑士们的回答是,人是无能为力的,正确的途径就是大家躺着,静候社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谜底就是市场规律万能论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有一派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律能使资本主义自动成长为社会主义。排除了人在历史创造中的能动作用,是一种扩大的拜物教。这种将一切都托付给市场经济来自我调节的高论,是否也和商品拜物教的教旨极其相像呢?

【1】第一段揭示了宽容骑士的哪些特征?

答:

【2】文章第四段对宽容骑士的批驳是如何展开的?

答:

3.【3】宽容论有哪些破绽?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答:

【题目】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疏远 属:亲属

B.诸侯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 与:参与

D.不能 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有侯王 争必

B.三代 知诸侯不可复

C学士大夫多非之 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 君臣父子相贼虐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