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在ABCD中,AB=13,BC=50,BC边上的高为12.点P从点B出发,沿B﹣A﹣D﹣A运动,沿B﹣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13个单位长度,沿A﹣D﹣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 B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结PQ.

(1)当点P沿A﹣D﹣A运动时,求A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AQ,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点P与点B、点A不重合时,记A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过点Q作QRAB,交AD于点R,连结BR,如图.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t的值.

(4)设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直接写出C′D′BC时t的值.

【答案】(1)108﹣8t。

(2)

(3)当t=1或时,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当t=7,t=,t=时,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且C′D′BC。

【解析】

试题(1)分情况讨论当点P沿A﹣D运动时,当点P沿D﹣A运动时分别可以表示出AP的值

当点P沿A﹣D运动时,AP=8(t﹣1)=8t﹣8;

当点P沿D﹣A运动时,AP=50×2﹣8(t﹣1)=108﹣8t。

(2)分类讨论当0<t<1时,当1<t<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当点P与点A重合时,BP=AB,t=1。

当点P与点D重合时,AP=AD,8t﹣8=50,t=

当0<t<1时,如图,

作过点Q作QEAB于点E,

SABQ=

S=

当1<t≤时,如图,

S=

综上所述,

(3)分讨论当0<t<1时,当1<t<时,当<t<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点P与点R重合时,AP=BQ,8t﹣8=5t,t=

当0<t≤1时,如图,

SBPM=SBQMPM=QM。

ABQR,

∴∠PBM=QRM,BPM=MQR。

BPM和RQM中,

∴△BPM≌△RQM(AAS)。BP=RQ。

RQ=AB,BP=AB。

13t=13,解得:t=1。

当1<t≤时,如图,

BR平分阴影部分面积,P与点R重合。

t=

<t≤时,如图,

SABR=SQBRSABR<S四边形BQPR

BR不能把四边形ABQP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分讨论

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C′D′在BC上方且C′D′BC时,如图,

∴∠C′OQ=OQC

∵△C′OQ≌△COQ,∴∠C′OQ=COQ

∴∠CQO=COQQC=OC

50﹣5t=50﹣8(t﹣1)+13,

或50﹣5t=8(t﹣1)﹣50+13,

解得:t=7或t=

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C′D′在BC下方且C′D′BC时,如图,

同理由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OD=PD

50﹣5t+13=50﹣8(t﹣1),

或50﹣5t+13=50﹣(108﹣8t)。

50﹣5t+13=50﹣8(t﹣1)无解;

由50﹣5t+13=50﹣(108﹣8t)解得:t=

综上所述,当t=7,t=,t=时,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且C′D′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