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
①△ABE≌△DCF;② ;③DP2=PHPB;④
其中正确的是 .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①③
【解析】解:①∵△BPC是等边三角形,
∴BP=PC=BC,∠PBC=∠PCB=∠BPC=60°,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CD,∠A=∠ADC=∠BCD=90°
∴∠ABE=∠DCF=30°,
在△ABE与△CDF中,

∴△ABE≌△DCF(ASA),
故①正确;
②∵PC=CD,∠PCD=30°,
∴∠PDC=75°,
∴∠FDP=15°,
∵∠DBA=45°,
∴∠PBD=15°,
∴∠FDP=∠PBD,
∵∠DFP=∠FCB=∠BPC=60°,
∴△DFP∽△BPH,
= = =tan∠DCF=
故②错误;
③∵∠FDP=15°,
∴∠PDH=30°
∴∠PDH=∠PCD,
∵∠DPH=∠DPC,
∴△DPH∽△CDP,
=
∴DP2=PHCD,
∵PB=CD,
∴DP2=PHPB,
故③正确;
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
∵△BPC为正三角形,
∴∠PBC=60°,PB=BC=AD=3,
∴∠EBA=30°,
∴AE=ABtan30°=3× =
BE= = =2
∴EP=BE﹣BP=2 ﹣3,
SBED=SABD﹣SABE= ×3×3﹣ ×3× =
SEPD= SBED= × =
= =
故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E=∠DCF,∠A=∠ADC,AB=CD,证得△ABE≌△DCF,①正确;
②由于∠FDP=∠PBD,∠DFP=∠BPC=60°,推出△DFP∽△BPH,得到 = = =tan∠DCF= ,②错误;
③由于∠PDH=∠PCD=30°,∠DPH=∠DPC,推出△DPH∽△CPD,得到 = ,PB=CD,等量代换得到DP2=PHPB,③正确;
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则PB=BC=AD=3,求得∠EBA=30°,得出AE、BE、EP的长,由SBED=SABD﹣SABE , SEPD= SBED , 求得 = ,④错误;即可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模型介绍: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大致内容如下:古希腊一位将军,每天都要巡查河岸侧的两个军营A、B,他总是先去A营,再到河边饮马,之后再去B营,如图 ①,他时常想,怎么走才能使每天的路程之和最短呢?
大数学家海伦曾用轴对称的方法巧妙的解决了这问题

如图②,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位置.
请你在下列的阅读、应用的过程中,完成解答.
(1)理由:如图③,在直线L上另取任一点C′,连接AC′,BC′,B′C′,
∵直线l是点B,B′的对称轴,点C,C′在l上
∴CB= , C′B=
∴AC+CB=AC+CB′=
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AC+CB最小
归纳小结:
本问题实际是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思想,把A、B在直线的同侧问题转化为在直线的两侧,从而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转化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中C为AB′与l的交点,即A、C、B′三点共线).
本问题可拓展为“求定直线上一动点与直线外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问题的数学模型.
(2)模型应用
如图 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F是AC上一动点.
求EF+FB的最小值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上面的模型,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AC于F,则EF+FB的最小值就是线段的长度,EF+FB的最小值是

如图⑤,已知⊙O的直径CD为4,∠AOD的度数为60°,点B是 的中点,在直径CD上找一点P,使BP+AP的值最小,则BP+AP的最小值是
如图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O为坐标原点,点C与点D分别为线段OA,AB的中点,点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并写出取得最小值时P点坐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