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 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 |
B. | 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
C. |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 |
D. | 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 |
5.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变质;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变质;加盐腌制的鱼比鲜鱼存放时间长.
(1)通过上述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吗?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吗?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吗??
(2)根据你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相应的假设:)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
(3)小亮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取三支试管,编号并做以下处理:
本方案中1号试管能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3号试管能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认为最先发出臭味的是1号试管,最后发出臭味的是3号试管.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的时间较长,因为在这种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6)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请你写出两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巴氏消毒法和腌制法.
(1)通过上述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吗?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吗?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吗??
(2)根据你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相应的假设:)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
(3)小亮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取三支试管,编号并做以下处理:
试管编号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处理方法 | 加入新鲜的肉汁,置于30℃环境中 | 加入新鲜的肉汁并煮沸,置于30℃环境中 | 加入新鲜的肉汁并煮沸,置于0℃环境中 |
(4)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认为最先发出臭味的是1号试管,最后发出臭味的是3号试管.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的时间较长,因为在这种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6)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请你写出两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巴氏消毒法和腌制法.
1.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免疫.下列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 |
B. | 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 |
C. | 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 |
D. | 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
20.小明同学想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
器材:20只蚂蚁,100克白糖,100克用醋浸泡拌匀的细红辣椒末,纸盒,塑料布,放大镜.
提出问题: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
做出假设: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注: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分别置于大纸盒一角).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观察20分钟后,记录.重复3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2)用等量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的目的是控制实验变量.
(3)此实验的控制变量是食物.
(4)如果用2只蚂蚁来做这个实验,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不能.为什么?避免出现偶然性.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应该对上述实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求3次的平均值.
(6)分析实验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器材:20只蚂蚁,100克白糖,100克用醋浸泡拌匀的细红辣椒末,纸盒,塑料布,放大镜.
提出问题: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
做出假设: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注: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分别置于大纸盒一角).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观察20分钟后,记录.重复3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食物种类 觅食的蚂蚁数量(只) | 白糖 | 用醋浸泡拌匀的 细红辣椒末 |
第一次 | 18 | 2 |
第二次 | 17 | 3 |
第三次 | 19 | 1 |
(3)此实验的控制变量是食物.
(4)如果用2只蚂蚁来做这个实验,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不能.为什么?避免出现偶然性.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应该对上述实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求3次的平均值.
(6)分析实验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18.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是( )
A. | 两栖类 | B. | 爬行类 | C. | 鸟类 | D. | 鱼类 |
17.蕨类植物中,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是( )
0 112660 112668 112674 112678 112684 112686 112690 112696 112698 112704 112710 112714 112716 112720 112726 112728 112734 112738 112740 112744 112746 112750 112752 112754 112755 112756 112758 112759 112760 112762 112764 112768 112770 112774 112776 112780 112786 112788 112794 112798 112800 112804 112810 112816 112818 112824 112828 112830 112836 112840 112846 112854 150026
A. | 葫芦藓 | B. | 满江红 | C. | 桫椤 | D. | 珙桐 |